唐正海 唐宏萧 谭 瑶
泸溪县洗溪镇灯油坪村地处偏远,全村397户1487人分散在7个自然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159户 636人。经过努力,2018年该村顺利退出贫困村行列。按照村情民意,泸溪县财政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调整思路,以好民生事切入,进一步创优发展条件、调高村民内生动力,夯实村民长富久富之基。
7月5日,在大山深处的泸溪县洗溪镇灯油坪村三组,村民龙旺林一早就开始忙活了起来,为一家人的准备早餐。打开安装在家门口的水龙头,用上清亮的自来水淘米、洗菜。
“现在通自来水了,再也不用到山下取水,那真的方便多了,家里都干干净净的。”龙旺林一脸的幸福地说。
因为村庄坐落在高山水源缺乏,加上村民居住相对分散,饮水一直是村里亟待解决的一件民生事实。去年,泸溪县财政局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将解决村民用水难作为扶贫工作重中之重,与当地村民一道找水源,争资140多万元建设人饮工程,年底完工,1500多名村民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完善道路基础设施,优化全村生活生产交通环境,驻村工作队将通村组、生产基地公路及村间道路建设作为又一民生实事重点全力推进。将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修进了大山深处的产业基地,修到了田间地头,在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的同时创优发展生产条件。以前由于条件制约,建档立卡贫困户龙明喜家的种养殖业一直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自来水引到了家门口,加上去年初通过危房改造入住了新房,水泥路也通到了家门口,依托便利的条件,他搞起了辣椒、鸡、鸭、牛种养殖,种点包谷,去年顺利脱了贫。
滴翠群山中,一群悠然吃草的牛群,活蹦乱跳小牛犊,哞哞的牛叫声,在大山深处交织出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牛群的主人李清兵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着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了,他便瞄准当地丰富山场草场资源建起了自己的小农场,发展起了黄牛、鸡、羊养殖。今年他还发展起了稻花鱼。李清兵老人高兴地算了一笔账,一年养殖100多只鸡鸭、10几头黄牛、30多头山羊,一年下来纯收入可达三、四万元,加上孩子们在外务工的收入,一家去年就已经脱贫。
为不断激活调高村民内生动,驻村工作对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文章,以家庭小农场、产业基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大户带动适度规模发展。目前该村形成了猪、牛、羊、鸡、鸭、稻花鱼、蜜蜂、油菜、辣椒、西瓜、桃、李、佤乡米稻等种养结合的多种产业齐头并进发展的格局,村民致富后劲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