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9年07月15日

拳拳赤子心

——读《傅雷家书》有感

作者:傅 雷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时间:1981年8月

向雪晴

《傅雷家书》涵盖了1954年傅聪离家到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离世的12年间,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儿媳的信件。那12年里,傅雷饱受苦难的折磨,长子傅聪一直漂泊在外,尔后结婚育子。两代人远隔重洋,各自迎受命运的毁誉,凭着一纸家书牵连起血脉中的亲情。这本书既是父对子情深意切的书信集,艺术情趣的修养书,也是可供个人借鉴的处事修身的教育读本。

书信里,傅雷如天下的普通父亲一样,对独身在外的孩子满是担忧和关切,絮叨着吃穿用度的生活琐事。他时时提醒孩子保重身体,待人接物要礼仪周全,要养成有规律、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临赛前耐心开释他不必看重得失,获知得奖后,欣喜、自豪之情溢满纸面,又不忘冷静地提醒他戒骄,同时给予勉励。身为父亲的傅雷似一名严厉的老师,家书中的他教导年少成名的傅聪对待艺术要始终保有严肃、谦卑的态度,时时提醒他钻研琴艺,对待学问应当忠诚,要把道德放在首位,不拘泥于小我的苦闷,不执念名利欲望的达成,要关切人类、社会的福祉,忧时忧民,从而生发出健康的心理奋斗人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亦待子如友,往来的信件里不乏对人生、文学、艺术、家庭的深入探讨,分享国家的建设成就,在提出具体建议的同时,又善于征求听取人子的意见,常常将精心挑选的传统经典书籍漂洋过海的寄给傅聪,可谓用心良苦。

傅雷是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贯穿于书信中的家庭教育,源于他深厚的艺术学养、对传统人生哲学的追崇和力行,他自诩“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字里行间所传导的教育理念亦是“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淡泊朴素的人生观,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傅雷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文译本的序言中写:“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年轻的他从罗曼·罗兰的诸多作品中感发出对作品人物的敬意,一生从未动摇过对光明磊落的坚守,埋首致力于翻译事业,将生命的激情和热烈都迸发在笔下,哪怕在艰难时期仍笔耕不辍。傅聪出走伦敦,曾对他的打击很大,那两年的家书寥寥,所幸的是通信从未间断。杜甫云:“家书抵万金”,这些信件便是傅雷内心最大的慰藉,白纸黑字的书信间让人分明看到一位父亲在煎熬中盼子复信的焦急面庞,照见夜深埋首灯下执笔写信的佝偻瘦影,窥得知无不言、尽情尽兴的思维火花。如今,傅雷夫妇的墓志铭上镌刻着他曾写给傅聪信件中的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傅雷家书》被誉为教育经典,感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而这都源于傅雷那颗令人敬佩的赤子之心。

--> 2019-07-15 ——读《傅雷家书》有感 1 1 团结报 c35175.html 1 拳拳赤子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