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9年07月25日

朱颜翘楚增风采

——记湘西地质公园四名女工作者

刘辉(图中女性)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在古丈红石林旅游服务中心码头查验申世整治工作是否到位。

7月17日,20∶57分,叶庆子正在电脑前飞速的撰写湘西申世迎评的相关资料。

彭慧芳接受采访,积极向外界展示苗族文化。

田英与工作人员站在德夯大数据屏幕前分析数据,讨论地质数据增添工作。

文/图 石 流

湘西美不美?美!

美在何处?美在时间长河里,和沧海桑田变迁的山水之间。

湘西的女子美不美?美!

美在何处?斯以为,湘西女子之美,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风骨,在于气度,在于谈笑间的从容不迫,在于含羞带怯中的百折不挠,在于蹁跹来往中的文化自信,更在于温柔大气中的果敢独立。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湘西女子,她们投身于湘西地质公园的建设,为湘西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默默付出,她们披星戴月、脚踏实地、谦虚务实。她们的参与,让金钉子名扬天下!让湘西地质公园熠熠生辉!

叶庆子,32岁,是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科普教育科的一名科长,因湘西地质公园申世需要,她作为专业人才,从凤凰县旅游局选调到州地质公园管理处工作。申世工作繁杂而琐碎,公园管理处一人当几个人用。叶庆子与其他同事一样,身兼数职,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她是英语专业毕业,各县市汇集的资料需要翻译的,她来;请来的专家组需要生活翻译,她上;同事们的五险一金基数调整,她不会,就自学;几百箱资料从各县市汇集上来,是她联络收集;对外联络对接、新闻采写,依旧是她。

现在,她是一个一岁多孩子的妈妈。看着她还有些微胖的身材,就知道她可爱的孩子还在哺乳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是和母亲最为亲密的,可是她的孩子却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他还呼呼酣睡时,他的妈妈就离开了家;他进入了梦乡后,他的妈妈才归家。他和妈妈之间存在的一丝丝亲密,大概仅有他的妈妈在午休间隙,略带尴尬的将办公室男同志“请” 出办公室,挤出的一袋袋乳汁了。妈妈对他而言,还没有请来的月嫂值得他依赖。

刚调到州地质公园管理处时,叶庆子发现自己怀孕了。早上六点起床,凌晨三点睡是习惯,她庆幸孕期自己身体状况还算良好,就这样扛着度过了孕期和申世工作最繁忙的日子。孕34周时,她在医生的强烈要求下住院一周观测,因她孕检时血液粘稠度太高,数据指标高出正常20倍,必须调整。住院几天指标有所下降,她就立即出院投身工作中。直到生产时,羊水破了仍无法自然分娩,需剖宫产手术,手术中必须要用凝血针,而她血液粘稠度太高,使用凝血针会有血栓栓塞的危险,术前医生下的病危通知书让她母亲泪流不止。庆幸,最终母子平安。休完产假,她又立即投身申世工作,丝毫没有懈怠。

这个在工作上雷厉风行、优秀自律的女人,谈起孩子却红了眼眶。这倒是挺符合湘西女子的形象,如山般坚韧顽强,又如水般柔软缱绻。

刘辉: 像金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

古丈的红石林,色彩变化多端。晴天时,一片紫红;阵雨过后,又成褐红;雨过天晴,无数石峰又魔幻一般从边缘由褐红变成紫色,此时颜色鲜艳,如工笔重彩,须臾之间,变化多端,令人惊叹。刘辉,古丈金钉子站站长,就是看着这些亿万年的海枯石烂成长的女子,也如同这些红石林般,风采变化,风韵依旧。谈及自身时,她羞涩纳言,论及申世工作,她又是自信而倔强的。

申世工作的数据多而杂,牵扯到的部门繁而广。林业、农业、交通、旅游等部门,古丈县需要上交的一份份数据统筹收集都是她。红石林的规划、申报的材料,连精准扶贫户的详细资料,一份也不能少。甚至于红石林内茶园土壤的PH值、微量元素含量,也要测。遇到不配合的部门,她一次次上门;遇到工作难题,她一步步解决;遇到不理解的人,她一点点沟通。

忙起来的时候,她一家三口只能在星期天才能凑合到一起吃顿饭。2018年高考前夕,儿子摔伤了腿,申世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她的工作十分忙碌,丈夫更别说了,比她更忙。照顾受伤孩子的责任只能委托爷爷。最终,拄着拐杖进场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复读了。复读的这一年,她依旧忙得不沾家,孩子的饮食和成绩她不了解,申世资料的缺口却让她夜不能寐。如此下来,孩子的独立性倒是与日俱增。自己拿着父母留下的钱,买菜做饭、上学补习,甚至于母亲觉得太愧疚,想着在他高考的两天一定请假陪他,他却不想耽误母亲工作。太懂事太理解父母的儿子,让刘辉谈及就止不住眼泪。

彭慧芳:让苗族文化世代相传

湘西女子性格里泼辣成分占多数,偶然间,这样一名轻言细语、身姿绰约的女子踏着青石板而来,你一定侧目。

乍一见彭慧芳,如见江南水乡的女子,温柔如水。若此刻下些雨,那她就会是那撑着伞,轻移莲步的大家闺秀,可她确确实实是湘西苗族的女子。苗族文化的骨血早已成为她的一部分,苗人性格中的倔强她一点不缺,否则怎么会有人二十多年来走村入户,收集了数不清的苗服、门帘刺绣、床椅杯碗等等,只要是苗族人生活中所需的,能收集的,她都自费买了下来。2015年,她在湘西地质公园排碧阶金钉子区域创建了十八洞苗族文化博物馆。

传说当年黄帝与蚩尤一战,蚩尤战败,自此,苗族辗转迁徙的历史序幕拉开。他们跨过长江黄河,翻越过巍峨高山,趟过深涧峡谷,有一部分人在湘西这片神秘而包容的土壤里扎根繁衍。大概是千百年的迁徙中,他们历经苦难,没有时间去驻足思考文字的创建,但苗人性格又是坚强乐观的,没有文字那便用针线用歌声去记录他们千百年的路途见闻、生活习俗。苗绣里,一条蜿蜒起伏的金线,那可能是他们跨过的河流;一朵色彩绚烂的花,那可能在迁徙途中与他们擦身而过;一对姿态各异的鸟,那可能曾停留在他们屋檐下婉转啁啾。随地取材,用竹篾编制的背篓、摇椅,晃大了多少苗族儿女;床头雕刻的福寿、门帘上的喜鹊榴花,又诉说了多少家族的兴盛繁华;孩童春夏秋冬的绣帽里,又含着多少绵绵瓜瓞的殷殷期许。

战火连绵里,他们自强不息,他们聪明睿智,他们依靠湘西的山山水水、花鸟鱼虫,活得独立又坚强。

既然别人不懂苗族文化,那就去传播吧。家人不理解,那就偷偷收集。就这样,二十多年来,彭慧芳收集了古苗族人生活的物件、服饰,文物不计其数。自己喜爱传承苗族文化还不够,她还自费租了房子,自己设计装修,办起了苗族文化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自己做讲解员。她说,她对苗族文化一往情深,痴心无悔。

苗族的文化是没有文字的,但在这座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鲜艳的红锦为底,其上用几十种针法刺绣的白鹤,鹤羽行针各异,连胸前与土地接触的羽毛的粗糙感都精致逼真,一针一线中,含着苗族人经纬纵横的智慧与直面苦难的胸襟。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吸引着大批游客驻足观看,在彭慧芳温柔的解说中,你会了解,会沉醉,会被苗绣吸引,更会深深爱上苗族的文化。她不计功利的传播着本民族的文化,倒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使当地居民对其属地、文化具有强烈的自豪感与归属感不谋而合,她成立的湘西苗族文化博物馆,也成为湘西地质公园申世中工作“群星”里璀璨的那一颗。

田英:把工作做得更好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要以此为标准,吉首秀兰大德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监田英,可是算得上美人的。

德夯大峡谷风景秀丽,多年前道路不便,远离市区,去那里上班便和空谷幽兰般远离尘嚣。德夯的水灵秀蜿蜒、德夯的山奇峻连绵,在这片山水滋润下,田英也浑身透着灵气。但要是从皮肤看,田英可能不符合大众对美人的标准,毕竟她的皮肤,被德夯的风霜侵染的有些粗糙,也被烈日晒得黢黑。

田英所在的公司是湘西地质公园的合作伙伴,在尚未接到申世工作的配合要求前,她便带领团队开始了工作。道路冰冻、刮风下雨、烈日炎炎,她来回在德夯大峡谷里走访。一遍过后,放置的标识牌过关;再走一遍,不合理的地方又被整改,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走、看、调整。这么认真,就是要把工作做得更好。

峡谷的沙盘很多年前便根据德夯的风貌原版复制展览,时间长了沙盘早已破损,而现又要求在沙盘上增加地质公园知识,湘西这边并没有专业人才能够修复、整改沙盘。她多次往返长沙,请来专业队伍,对沙盘进行修复调整。德夯大峡谷植被覆盖面积大,沙盘上一望过去大多都是绿色,但实际峡谷内还是有土壤山石裸露,她就不厌其烦的和专家深入峡谷,针对沙盘进行复刻还原,力求将峡谷风貌百分百地展示在沙盘上。而对于需要增加的地质知识,田英和团队属于门外汉。什么是岩柱体?为什么这边瀑布多?山峰连绵处怎么形成了峡谷?地表褶皱的原因?查资料,请专家,自学知识,田英带着团队从门外汉向专业人才进发。讲解员的培训更是迫在眉睫,如何将峡谷的自然风貌与文化习俗、地质知识完美结合,也是田英带领团队攻克的又一难关。

一个月七八次的深入峡谷各地研究考察,田英原本白皙的皮肤早就换了模样,哪有女子不爱俏,但在时间紧、任务重、气候严峻的条件下,哪有时间顾忌这些呢。信息亭、宣传册、母婴服务、残障服务、标识牌、交通路线一系列的工作等着她。即便现在德夯道路畅通,不再像多年前一样与市区隔绝,但田英为了工作连晚上都少回家,孩子的生活学习全部仰仗家里老人。

大数据屏幕前,田英正听着技术员分析每日的游客年龄、身份、籍贯,以及景点人流量分布。即便如此完善的大数据分析,依旧让田英眉头紧锁,雨量、气候、地质点保护监测等地质相关数据还需加紧加快建设,田英今天应该又要加班加点了……

湘西地质公园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为 N28°06′49.23″—29°17′24.26″,E109°20′13.66″—110°04′12.55″,面积为2710 k㎡ 。它涵盖了古丈阶和排碧阶两颗地质“金钉子”,也记录了寒武纪以来这片沧海桑田的海枯石烂、斗转星移。其间的每一处层层叠叠的山石、连绵起伏的山峰、奔流不息的瀑布,都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们不仅是风景,更是史书,地球的史书。石不能言,然而地球亿万年的生命历程,都在那一片片碳酸盐岩里,都在那一枚枚三叶虫化石里,也在山峦起伏的地势里,等着我们去摸索去解读。是命中注定,湘西人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是责任担当,让湘西儿女为湘西地质公园申世奔波甘之如饴。撑起了半边天的湘西女子,也在其中默默无名。

你看的宣传册,你走过的峡谷,你辨识方向的路牌……甚至于你踏在脚下的石粒,都有故事。

八月的风,定会带着令人欢欣的消息,热烈铺面,因为湘西有你们这群女子。

--> 2019-07-25 ——记湘西地质公园四名女工作者 1 1 团结报 c35776.html 1 朱颜翘楚增风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