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彭 晗
“我自幼喜爱做手工,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几十年来剪刀不离手,每剪出一幅新作品,便有一股按捺不住的喜悦游荡于心间,兴奋之情常唤起对往事的回忆。剪纸也可以练习手腕和手指的诸多关节与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经常画画剪剪,可以活动手指关节,舒经活络。”欧玉珍老人说道。
欧玉珍今年已经70多岁了,她的剪纸作品比较特别,不管图案多复杂,仅凭一把剪刀一张纸,运用剪、戳、叠等技法,不多大工夫就能完成。人物、花鸟、山水,无不栩栩如生。
走进欧玉珍家中时,笔者看到她拿出一叠厚厚的剪纸作品,然后一张张摆放在茶几上,花鸟、动物、苗鼓、摆手舞、苗歌等作品均惟妙惟肖。看着这些“得意之作”,讲到每一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时,她如数家珍。她特别拿出了一组名为“鸟语花香”的新作品,“这组作品是我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门创作的,心里揣摩了很久,花鸟处处透出浓烈和蓬勃的朝气,能带给人鲜活的美感。”欧玉珍自豪地说。
一说起这剪纸,欧玉珍打开了话匣子。“在我小时候,我母亲就爱剪纸,那时候家里条件差,虽说剪纸便宜,但也是买不起的。我就看着母亲剪,后来慢慢就迷上了它。”
此后,尽管岁月变迁,但欧玉珍对剪纸的这种热情始终如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的她以临摹为主,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技法的不断娴熟,已由一名初学者成长为我州有名的剪纸专家。
2015年,欧玉珍被列为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创作的“欢乐湘西”“十二生肖”“韶山颂”“酒鬼”等作品相继获得大奖,一张张剪纸作品活灵活现,展现着新时代的新面貌。
欧玉珍的剪纸慢慢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很多人还想专门跟她拜师学艺。但她对剪纸作品的要求很高,“剪纸看似简单,但是创作过程需要耐心、静心还要精心。一幅简单的剪纸作品,我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复杂点的,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欣赏欧玉珍的剪纸,就像聆听一首有关岁月的颂歌,耐人寻味却又只能默默期待。在给笔者介绍时,她神情专注,左手摁着纸,右手握着小刀,在描摹版上利落地划过,过程中纸转、刀子随着游动划开。其间,笔者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手中的小刀,满心期待剪纸完成揭开的那一刻……
爱好剪纸的欧玉珍还是个热心肠的人,亲朋好友办喜事或者乔迁新居,她都会送上几幅剪纸,以表祝福。逢年过节,周边的邻居同事也都来讨要窗花福贴,欧玉珍也乐此不疲。剪纸,对于年事已高的欧玉珍来说,还有个福利,就是长期的坚持使得她自己现在依旧双手灵巧,双眼清明,尤其是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我对剪纸,不仅是自己的爱好,更是情感的寄托,是文化的传承。我希望用自己这点手艺,给大家带来乐趣,更希望把湘西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来了解、欣赏和传承它。”欧玉珍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已是年逾古稀的欧玉珍不仅坚持剪纸创作,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这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