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旭
9月20日,著名爱国企业家、慈善家、金利来集团创办人曾宪梓先生与世长辞。曾宪梓是企业家的楷模,从白手起家到拥有成功事业和财富,一直不忘为慈善事业作贡献。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多次支持捐资国家公益事业,累计金额超过12亿港元。
1992年,曾宪梓捐赠1亿港元成立教育基金会。其宗旨为振兴中华,培育英才,用于奖励内地优秀老师。1993年—1999年奖励计划实施阶段,吉首大学共有5名该基金获得者。
湘西州曾受惠于曾宪梓的捐助。2008年,曾宪梓为湘西州希望工程捐资200万元,由凤凰县三拱桥小学和泸溪县潭溪镇小学受赠,两所学校各获得100万元资金建校,极大改善了校园落后的条件,两所学校也同时更名为“凤凰县曾宪梓希望学校”、“泸溪潭溪镇曾宪梓希望小学”。据了解,泸溪县潭溪镇曾宪梓希望小学,曾因教室严重不足,一个班有近70人上课,不少学生只好舍近求远,转去外地求学。2008年获得曾宪梓100万元捐助资金,修建了一栋1552平方米的教学楼,教室够用了,学位增加了,学生在家门口就能读书,班级学生降为40-50人,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环境。
9月25日,记者专程走访了位于筸子坪镇的凤凰县曾宪梓希望学校(原名三拱桥小学),走进学校,眼前的校园氛围朝气蓬勃:平坦整洁操场上,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正上体育课;不远处的教学楼,明亮的教室里琅琅读书声此起彼伏。
“曾宪梓对学校的帮助很大,他的精神鼓舞了很多届学生,着实让人敬佩。”在校工作29年的老师吴兴怀,40多岁,个子不高,形体偏瘦,有着苗族地区妇女亲切、朴实的性格,得知采访来意,她深情讲述了学校受捐后的变化。
“筸子坪镇是纯苗区,偏远贫困,人们思想落后,教育意识差,当年的学校条件很艰苦,没有食堂、宿舍,教室也少,曾宪梓先生雪中送炭,在学校最困难时期,捐资建校。”吴兴怀描述,当年学校硬件设施差,教室严重不足,低年级学生分散在各村小,无法集中教学。操场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四处扬尘,课桌椅也是破烂不堪。另外,有些学生家在周边村里,距学校有一定距离,学校没有食堂,没有宿舍,学生的吃、住都是很严峻的问题,艰苦的条件让她印象深刻。
2008年,三拱桥小学获得曾宪梓100万元捐资,有了建校资金,学校迎来了新希望。“建房奠基仪式当天,全校师生都参加了,大家非常兴奋,现场还有人激动地欢呼。”回忆当年的情况,吴兴怀语气也激动起来。修建后,校园增加三栋新房:教室、食堂、宿舍都有了,还增添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1-6年级的学生终于能在一个校区集中学习,学生吃饭、寄宿······所有的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
吴兴怀说,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生写作文的描述如:“曾宪梓先生用博大的胸襟,帮助我们贫困地区学生”“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个香港人的亲切”“曾宪梓先生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要感恩”等等很多类似的感慨。“每年开学,老师会给新生讲曾宪梓的故事,同时教育学生,以曾宪梓为精神榜样,鼓舞自己条件越艰苦,越要努力学习。”吴兴怀的学生中有不少取得好成绩,如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大等等,这样的成绩在贫困落后地区很难得。
据了解,凤凰县曾宪梓希望学校目前覆盖面遍布全镇20多个行政村,人口近两万人。占地面积建校初期600多平方米,现在12000多平方米;在校生建校初期5个班80多人,现在14个班680人;教师原来2人,现在48人。学校先后被州、省两级人民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学校的打苗拳、女子足球队、剪纸等特色教育,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不少荣誉。
“面对美好岁月,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不能忘记曾宪梓这样心怀祖国的企业家、慈善家和爱国者。”吴兴怀表示,这是教导学生时,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曾宪梓先生虽离我们而去了,但这位爱国慈善家留存在湘西人民心中的拳拳赤子情怀和爱国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它激励着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