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侯雪静
脱贫攻坚是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更是初心使命的庄严兑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近日再次明确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
脱贫攻坚战打响6年来累计减贫8239万人,相当于德国的人口数量。今年底还将再减贫超千万,中华民族历史上未曾解决的“吃不饱、穿不暖”问题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奇迹的背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党带领全体人民胼手胝足的奋斗史。每一个贫困户的脱贫都是系统工程,凝聚着扶贫干部和贫困户的汗水、泪水甚至是鲜血和生命,兑现着党中央的庄严承诺。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最后的“5%”是关键。当前尚有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的1660万贫困人口未脱贫。“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仍有1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国现有贫困人口的12.5%,贫困发生率8.2%。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是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战的质量和成效。
攻下5%的深度贫困堡垒要抓住主要矛盾,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要摸清“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底数,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逐村逐户查问题、补短板,确保脱贫质量;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既不能吊高胃口,也不能降低标准;同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防止“翻烧饼”。
攻下5%的深度贫困堡垒要有产业支撑。有了产业才能不断引入资金、技术、人才;有了产业贫困户持续增收才有保障,脱贫基础才稳固;有了产业才能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打造产业要因地制宜,要稳扎稳打,要逐步从一村、一县发展到嵌入区域产业链条。
攻下5%的深度贫困堡垒,预防返贫和脱贫同样重要。要严把贫困退出关,确保脱贫质量,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和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成色真实,脱真贫、真脱贫。脱贫之后要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不摘”政策,让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在巩固基础上提高,在扎实提高中巩固,逐步过渡到乡村振兴。
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在“打法”上有所区别,更要防止松懈、防止滑坡。进入冲刺阶段,更须全力以赴。要确保频道不换、靶心不偏,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