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波
如何在被执行人漠视法律、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复杂情形下,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权益,事关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此,县级人民法院要立足县域实际,采取运用执行联动机制,打赢打好执行攻坚战。
着力优化执行环境。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汇聚全社会力量,形成解决执行难的合力。要协调有关部门,重点解决“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对接以及联合惩戒的瓶颈,及时处置阻碍执行的行为。要大张旗鼓宣传法院依法依规的执行成效,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执行工作面临的客观困难。
党委领导是解决执行困难问题的根本保障。法院执行要争取得到党委、政法委重视,牵头建立多部门参与的执行联动机制,协助化解执行难,同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机制。
全力推进执行信息化。智能化是执行工作将来的趋势,要建设科学先进的执行信息化,完善网络执行、查控体系。同时下大力气解决“重建设、轻运用”的“花架子”问题,要实现所有执行案件网上办案、网上公开、网上监督。
要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实现与金融机构、国土资源、车辆管理、房管等部门的无缝对接,提高执行效率。同时,定期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老赖”们无处藏身、无所遁形、无福可享,以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他们履行义务。
用足用好执行措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规定了11类37项惩戒措施,包括从事特定行业或项目限制、政府支持或补贴限制、任职资格限制、准入资格限制、荣誉和授信限制、特殊市场交易限制、限制高消费及出境限制、加强日常监管检查、加大刑事惩戒力 。法院“严”字当头,把失信人列入“黑名单”公开曝光,有力震慑“赖账户”“钉子户”。
同时,要深入开展反规避执行整治行动。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持续深入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要将专项行动的精神和要求转化为常态化工作,全面压缩规避执行行为的存在空间。按照“应纳入全部纳入”的原则,将符合纳入条件的被执行人一律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
倾力创新执行机制。要创新执行机制,在建立和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异地协作执行、执行转破产等机制方面进一步探索,积累经验。不仅要在执行理念、执行管理等方面创新,还要在执行方式方法等方面大胆创新。要建立执行创新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微创新”与“微改革”。
加快网络查控系统建设与实体运用,及时与省内银行、车辆、边控、国土、房产部门的网络查控系统对接,为执行干警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提高执行精准率和高效率,使“老赖”们无处遁形。
大力加强执行队伍建设。要强化执行机构的职能作用,配齐配强执行队伍,大力推进执行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把精兵强将充实到执行一线,及时配齐配强执行队伍,优化执行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增强队伍活力,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同时,着力抓好执行规范管理。要完善规范体系,用制度管人。法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强执行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执行干警敢于执行、善于执行。
切实解决执行难是新时期人民法院肩负的一项政治使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基层法院一员,要以滚石上山的决战之心,勇于负责,攻坚克难,坚决打赢“破解执行难”这一场攻坚战,向人民交一份优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