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必文 通讯员 杨 华
20年前,我州开始实施退耕还林,一场历史性巨变悄然拉开序幕。
20年来,天蓝、地绿、水清已经成为湘西最靓丽的名片。
20年来,我州退耕还林面积达到420多万亩——
截至2018年,全州森林面积由152万亩增加到1633万亩,森林蓄积量由2122.3万立方米増加到46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6.86%増加到70.24%,分别居全省第五、五、三位。
2018年10月15日,我州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率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地区。同时,“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也相继在湘西落户,“绿色湘西”“生态湘西”呼之欲出。
时至今日,我州建成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2个,森林公园5个,湿地公园7个,地质公园6个,各类林场667个,总面积达到583万亩,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划定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718.5万亩、国家天然林保护面积290万亩,建立生态灾害监测点180个,落实森林保险面积1023万亩。
20年来,绿色发展理念在湘西落地生根,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全民植树护绿的理念深入人心,湘西已成为全国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的好地方。
今天的湘西,已成为全球最大富硒猕猴桃基地、中国最大的椪柑和百合基地,中国优质烟叶基地,中国黄金茶的故乡。
今天的湘西,生态绿色产业已成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支柱产业。
今天的湘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如火如荼。全州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已成为全州上下的强大共识和自觉行动。
未来,湘西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打造良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湘西州最靓丽的名片。
在此,我们选取全州退耕还林的部分成果,以飨广大读者,祝福我们的绿色家园在新的时代更加美丽。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州林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