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天禄等口述 李诗刚 整理
1949年11月,地处湘西南大门的泸溪尚未真正解放,人民政权还尚未正式建立和巩固,徐汉章等残余股匪还在泸溪各地驻扎、盘踞。
抢劫八六一兵工厂
八六一兵工厂前身为设在湖北武汉的国民党汉阳兵工厂,1938年因为抗战爆发,内迁入辰溪县群山环抱的孝坪镇。1949年,眼见国民党气数将尽,辰溪匪首张玉琳带兵赶跑护厂的国民党守备队,打开厂门和储存武器的山洞,抢劫了该兵工厂,劫得各种武器无数。此时,古丈县匪首张平也带了千余人马,经浦市过去与张匪争抢枪支弹药,一时局势混乱不堪。
泸溪县匪首徐汉章打探到这一消息后,也跃跃欲试,想分一杯羹。于是,他纠集匪众,准备再次去抢枪。为壮大声势,他在爱安乡乡长李云厚等人配合下,到处传信要乡民去帮忙抢枪、扛枪。听说要去抢枪,不少好事之徒纷纷跟去。2000多人的队伍经长坪、浦市大码头渡船过沅江,一群乌合之众开往八六一厂区。但此时的八六一厂由于经过连续洗劫,已无多少好枪,徐匪抱着不能空手而回的态度,在与张玉琳协调之后,组织民工和匪众将剩下的一些旧枪和机器拆卸下来,全部抬了回去。
徐匪后来利用这些抢来的机器,在老家石榴坪乡兰村建了一个枪械修理厂。通过这次抢劫,其实力得到增强。随后,徐部被国民党当局收编,拨了一些枪支和经费,徐被委任为暂九师副师长兼一旅旅长,仍然统帅原有人马。
神秘的“老黄”
1949年秋,一路追歼国民党白崇禧残部的解放军38军解放泸溪。为争取时间,尽早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解放大军并没有驻扎下来,而是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勇气,一鼓作气继续追歼国民党军队残部。这其中就有一部解放军路经达岚坪,往麻阳方向转进。
起初,当地群众由于对解放军并不了解,场上纷纷关门闭户,有些人还上山进林躲避。场上旁边住着一个寡居的老婆婆,她心想自己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又没有财产,于是便不跑。这日清晨,山间雾霭蒙蒙,一长队身穿黄灰色军服的队伍从她家门前路过,队伍纪律严明,精神抖擞。队伍里一名首长模样的人与她拉着家常,当看到老婆婆生活很困难,掏出两块光洋,还送了些食物给她。
这事经老婆婆向人摆起,加上众人口口相传,解放军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的正义形象一下便传开了。“当年的红军又打回来了!”群众对解放军的好感倍增。
大部队开走了,但这时候,达岚坪场上却悄然出现了一名自称姓黄的解放军老兵。他说他是解放军,因为老家还有年迈的父母,早就不想再打仗了,很想回家,所以就偷偷跑出来,当了逃兵。那时乡民深受国民党抓壮丁之苦,对逃兵是很同情的。于是,我父亲收留了他,并对老黄说,现在世道这么乱,先莫急着回去,暂时在这里躲一段时间,等太平了再说。并替他将身上的黄军装换下,穿上本地老百姓常穿的粗布衣服。住了有些日子后,老黄就对我父亲说:“我年纪也老大不小了,想在这里安个家。”于是,我父亲就帮他到处访,看哪里有合适的对象。后来,打听到麻坪村高寨一个寡妇家养了两个闺女还没嫁出去,准备选个日子相亲去。
可在这节骨眼上,老黄自己却又不急了,直说,慢点嘛,慢点嘛,再等等看。皇帝不急,难道太监还急不成?这事父亲也就随他了。
达岚新屋场有个名叫李机林的人,是个土匪小头目。他看见我经常和老黄玩在一起,感到很好奇,于是就盘问我这个生人的来历。
“住在你家的那个老黄,听口音好像是外地人,你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吗?”李机林在套我口气。
“听说是个解放军的逃兵。不想打仗了,现在准备回家,暂时住在我家里。”我如实回答。
“那他应该会打机枪、会修枪炮吧?”他兴奋地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你自己去问他吧!”我随口敷衍了几句,就打算走开。但是,他并不死心,三番五次缠着我,要我将老黄引荐给他认识。禁不起纠缠的我,就将这事和老黄一说。
出乎我的所料,老黄稍稍思考后,就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他们两人认识了,而且相当投缘,关起门就着青油灯,两人谈了几个晚上,也不知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再后来,老黄就三天两头跟着李机林出去,到四处寨子转悠,教据点里的土匪们打机枪,帮忙拆枪、修枪,搞训练。他技术精湛,一些坏枪经他一修马上就好用了。渐渐的,老黄名气越来越大,十里八村都知道有个会修枪的黄师傅。于是今天这个请老黄,明天那个找老黄,忙得老黄不亦乐乎,将各处土匪据点的情况基本都摸清楚了。
这群土匪毕竟是帮乌合之众,警惕性相当差,根本没有意料到这很可能是解放军安插在当地的探子!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泸溪解放。刚解放时,解放军设在麻阳县茶溪村的总部要筹建农会,需要在各个保选举代表参会,从达岚选去3名代表,爱安乡乡长李云厚隔房老弟一个、李毛佬一个,还有一个就是老黄。
那次,老黄跟我说要去茶溪开会。临走时,他说:“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送给你,就给你送支钢笔作纪念吧!”他送的那支钢笔没有帽筒,尽管这样,我依然很欢喜。那时读书人一般都用小毛笔写字,能用上钢笔,对我来说已倍感稀奇。我问他开会要多久才能回来,他含糊其辞,说过段时间吧。但是,他却就此一去不回了。不久,听说同去开会的另外两人被解放军扣押。又过不久,李毛佬被放了回来,另外那个家伙听说被镇压了。
达岚坳激战
爱安乡(今达岚、石榴坪等地)有个叫达岚坳的地方,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阻挡解放军部队进攻,徐汉章看中了这处险要之地,在此设立一处卡子,派部下李奇宏在此驻扎了一个营,约两三百号人的兵力。他们沿山势修筑碉堡,挖起深深的壕沟,在高处隔上几百米远搭个简易木棚,设立观察哨。1949年冬天,为彻底根除匪患,47军139师416团奉命返回泸溪清剿股匪。团主力部队进驻兴隆场,另有一部约200来人从辰溪经过浦市、达岚,与兴隆场方向的团主力部队向徐匪老巢石榴坪和合水合围包抄。
达岚坳自然是两军必争之地。
闻之解放军将进攻浦市,徐匪迅速调兵遣将,作迎战准备。他派下属团长覃文军带人在浦市大码头处构筑工事,架起机枪,妄图顽抗。
说起覃文军,也不是一个简单角色。他有两兄弟——文军和文贤,都是徐汉章手下得力干将。当地百姓经常看到他们腰别双枪,骑着大白马,带起喽啰兵从达岚坳经过。他们在坳上设卡拦路“关羊”,向过往路人强行索要买路钱。此人胆量十足,据说抗战时,曾带人抢过浦市河对面的国民党海军部留守处仓库,国民党部队虽多次围剿,均被他侥幸逃脱。于是越发胆大妄为,不可一世。
但这次,他碰到的对手却是解放军,就没那么幸运了。与覃文军部接火后数小时,解放军凭借优势火力和丰富的战斗经验,猛冲猛打,打得覃部匪众四散溃逃。一直撤退到浦市马王溪、白头溪一线,准备收拢人马,设置第二道防线,阻挡解放军。但解放军却不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趁其立足未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尾随而至。赶到时,土匪们还在埋锅造饭,火坑上吊着的大鼎罐里,坨子肉都还半生半熟,双方又接上了火。激战约一个小时后,解放军夺取马王溪,徐匪余部继续溃逃,进入达岚境内。
解放军紧紧咬住徐匪部队进入达岚地界。达岚坳这场恶仗就此发生。
大约中午一点左右,密集的枪炮声越来越近。“红军打达岚坳了,大家快去望热闹去!”周围村寨的大人小孩都朝着枪声密集的地方远远观望。我当时十五、六岁,跟着大人来到公羊与朱玉田中间一个四周是一丘丘小梯田的山嘴嘴上,这里能够看得比较清楚些。约摸1个钟头后,远处枪炮声渐渐稀疏下来,只远远看见达岚坳各处山头冒着滚滚浓烟,再过十几分钟,就听不到枪声了,战场寂静得可怕。胆大的我们走近一看,只见解放军在刚攻占的山头上继续抢挖战壕,构筑工事,并没有撤下来的迹象。
按说攻占了山头,就该打扫战场休整队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还有大仗要打?我心里疑惑不已。
果不出所料,下午四、五点钟左右,徐汉章舅老倌刘九佬和李祥云两股土匪率匪众携带迫击炮、机枪等武器从各处赶来增援,试图夺回阵地。伴随着轰隆隆的炮声、机枪的哒哒声和步枪的啪啪声的相互交织,战火又重新燃起。
因为达岚坳地理位置实在重要,土匪也打得异常顽强。他们利用熟悉地形、擅长爬山越岭的优势,拼命仰攻,正往山头蜂拥冲锋的土匪不断有人倒下……
傍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迫击炮弹爆炸后将山上的刺蓬枯草引燃,到处火光冲天,烟雾缭绕。此时,山上坚守的解放军经过连续作战已疲惫不堪,即将抵挡不住。此时,从兴隆场追击而来的解放军416团主力部队及时赶来增援,保住了达岚坳阵地。
自此一仗,徐匪部元气大伤,纷纷逃命,作鸟兽散。土匪残余也化整为零,已无力组建成建制部队对抗解放军。
当天晚上,我们看到一队撤下来的解放军抬着伤员,返回了浦市。
成建制的土匪剿灭之后,余下的散兵游勇散落民间。为彻底清除匪患,人民政权随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缉枪清匪反霸”斗争。
三个女人的命运
徐汉章有三个正式老婆。
原配妻子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徐匪早年家境贫寒,十几岁时,跟随当地一裁缝师傅学手艺,可因受不了做学徒工的辛苦,加之悟性太差,经常被师傅用木尺敲打脑瓜。他脾性暴烈,一怒之下,从裁缝店跑了出来,直至后来拖队为匪。徐汉章未起势时,整日游手好闲,一副红红的朱砂眼露着凶光,一颗大黑痣挂在嘴角,形容猥琐,讨亲很困难。到了讲亲年纪,托人到处访,才找到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了婚。
大老婆一辈子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没跟徐汉章沾多大的光,享过多大的福。她人老实,有着农村妇女逆来顺受、勤劳苦干,终日在家安心侍奉公婆。新中国成立后,据说她没有改嫁,却不知所踪,有人说她老死乡土。
二老婆张氏长得最漂亮,也最有传奇色彩。适逢乱世,美丽的容貌带给她的却是飞来的横祸。某天,骑着高头大马的徐汉章,带着一队匪兵从她家门前路过,一眼便相中了她。
明抢当然不行,毕竟是在本乡本土。于是,他托付一个在地方上有点头脸的中间人前去劝说,开导张氏的丈夫,叫他主动让出自己的女人。通过中间人那张如簧巧舌威逼利诱,晓以利害,那男人慑于徐汉章的势力,更怕连累到家人,答应将张氏拱手相让。
此后,自知无力反抗的张氏,便心甘情愿做起了压寨夫人。她人长得漂亮,又聪明伶俐,自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徐汉章也乐于教她骑马、打枪。打下浦市后,干脆将其接到浦市一户大户人家后花园享福。在浦市,张氏每次出门都排场十足,常常腰挎双枪,骑马抬轿,前呼后拥,仅贴身随从、保镖就要带上十多个,路上行人纷纷躲避。
后来徐汉章被解放军打败,成了光杆司令,只身一人逃往晃县。1952年1月,徐汉章被泸溪民兵“飞行小组”在晃县乡下一户泸溪籍瓦匠家里抓到。4月,召开万人公审大会,一颗正义的子弹结束了徐汉章罪恶的一生。张氏也被抓了起来,押上公审大会,后被处决。
三老婆刘氏是徐的下属刘九佬的妹妹,是徐匪心灵空虚时暂时的慰藉。据说,张氏得知后,将所有的怒气撒在刘氏身上,到处派人追杀她,恨不得将她千刀万剐。刘氏东躲西藏,整天提心吊胆,过着逃难生活。泸溪解放后,刘氏获得新生,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有人说她改了嫁,还生育了儿女,很老之后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