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0年02月17日

与子同袍

—— 读《诗经·秦风·无衣》

高 翔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诗经·秦风·无衣》

人类历史上,战争从未止息。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这是有形的战争。2019年里,中国同美国之间发生的贸易摩擦,那是无形的战争。不论有形战争,还是无形战争,都基于“人”这一要素,没有人的参与,战争何以附焉?

那么,用什么把人召集起来?用战斗的号角!

《无衣》就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战斗的号角。虽然《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这是工具视角论,有失偏颇,毕竟从《无衣》内容视角而言,《无衣》有着激昂慷慨的英雄气,有着同仇敌忾的爱国心,如此铿锵的战歌,仅仅旨在“刺用兵也”?

看《无衣》诗歌,共三章,以重叠复沓形式所构成。第一章从参战的精神层面而言,说“与子同仇”,即有着共同的敌人。后两章,皆从行为层面而言,是“偕作”和“偕行”。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王于兴师”,即在于国家的召唤。所有有血性的男儿,应该站出来,哪怕没有充分的作战物资,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又未尝不可?只要有相同的一颗拳拳爱国心,就可以上战场。

当然,拥有拳拳爱国心,还需要“偕作”和“偕行”,即一起、一同,步调一致。只有这样,才有战斗力;只有这样,战争才有实质性的意义。否则,就无异于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的寓言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中的三个动物:天鹅、大虾和梭鱼,即使它们有着一致的目的——把一辆大车拖着跑,但是,它们在行动中,各自拉各自的,缺乏团结协作和步调一致,最终大车却在原处未动分毫。而“与子同袍”的战争,在实施中,不亦然如此?

与子同袍,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叫爱国心;有一个统一的方式,那叫团结协作、同舟共济。

当然,《无衣》里的战争,毕竟是有形的战争,而无形的战争,最近几年里也出现了多起。譬如:2003年的抗击“非典”之战,汶川大地震救灾之战,中国和美国的贸易之战,等等。2020年新年伊始的惊心动魄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之战,就是一场典型的无形的战争。在这一场战争中,全民“与子同袍”,不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人,不论是官方,还是民众,不论是武汉城市里的人,还是武汉城市外的所有人……为了坚守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守护生命,不让新型冠状病毒猖狂,全民不排挤,不猜疑,不孤立,共克时艰,抗疫之战的曙光还会远吗?

诗经中的《无衣》,是一曲战歌,而与子同袍,则是这首战歌里必须坚守的核心。

--> 2020-02-17 —— 读《诗经·秦风·无衣》 1 1 团结报 c46068.html 1 与子同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