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覃书寅 秦浩轩 向晓玲 孙云合 姚俊锋 图/泸溪县委宣传部提供
党建是法宝、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近年来,泸溪县突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强保障、筑堡垒、抓队伍、聚合力,2019年,该县9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15763户63310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61%,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今年初,脱贫摘帽获省人民政府批复,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优异答卷。
筑牢决战决胜“最强堡垒”
“村一级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各村(社区)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的政策落实落地,确保脱贫攻坚质量成效!”在浦市镇战区月例会上,该县县委书记杜晓勇如是强调。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推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双组长”负责制,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把扶贫工作落实到支部,以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强班子、建阵地、筑堡垒,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一肩挑’让班子更有战斗力了!”谈起“一肩挑”的实施,潭溪镇大陂流村支书、主任向常生深有体会。大陂流村是贫困村,因班子凝聚力不强,该村还曾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转化。鉴于当时的情况,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在该村推行支书、主任“一肩挑”,新班子心齐劲足,聚焦脱贫攻坚,创新基层治理、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了“油菜花节”、螺丝椒育苗等致富项目,2016年,该村在泸溪县率先脱贫出列,2017年被评为全州美丽乡村示范村。目前,该县通过“厚爱、严管、劣汰、优进”的方式加强村干部管理,推进支书主任“一肩挑”,调整村干部108人,“一肩挑”比例达90%,村支“两委”班子成员45岁以下、拥有大中专学历的比例均接近50%,村级班子攻坚能力、帮带能力大幅增强,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了“领头羊”作用。
在配齐配强基层班子的同时,该县把加强基层阵地建设牢牢抓在了手上。近3年,该县累计投入2.5亿元,提质改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目前,该县147个村(社区)全部按照“五室一厅一中心”标准完成改造,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一门式”公共服务,下放服务事项办理108项,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巩固提升,成为了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所”、“大本营”。
打造决战决胜“最强引擎”
“发展壮大好村集体经济,在保障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武溪镇调研时,该县县长向恒林指出。
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泸溪县大力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挑选了一批前景好、投资少、落地快的项目,以支部为主导,采取“党建+”模式,“一村一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县财政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按脱贫摘帽的贫困村10万元/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来,争取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600多万元、县财政配套22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了浦市镇岩门溪村脐橙、武溪镇红土溪村无公害蔬菜种植、潭溪镇且己村羊肚菌种植等一大批发展前景好的特色产业。同时,该县还精准结合“一线一带一圈”党建示范引领工程,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发展产业党小组328个,合作社468个,带动贫困户1.6万人。
“在五彩花果园上班,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呢!”浦市镇马王溪村65岁的贫困户石永华乐呵呵地说。
马王溪村是该县人口大村,为做强做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党组织带动脱贫致富的引擎动力,该村创新推行了“党建引领,以村为主六项工作创先争优”的党建工作机制,2018年,村干部带头,通过组织带动村民通过股份合作,吸纳股金1000万元,组建七彩生态旅游公司,发展了七彩花果园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0余万元,马王溪村也被评为了“湘西第一村”,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五个好”党支部,村支书石泽林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该村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入选中组部典型案例。目前,该县已建成椪柑、玻璃椒、葡萄等万亩优质特色产业基地10个,2019年全县集体经济“空壳村”、产业“空白村”全部清零,其中5万元以上98个,10万元以上28个。
集结决战决胜“最强队伍”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必须把最精干的力量派到一线去!”该县县委副书记向汝莲如是要求。
为把脱贫有招的干部派上去,该县严格把关驻村人选条件,明确了“四优先、四不选”的要求,即驻村队员要优先从党员、后备干部、业务骨干、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中选派,工勤、临聘、财务及年龄偏大的干部不得担任,推行“召回”制,对工作难胜任、年龄偏大、作风不实等人员及时调整召回,2018年来,调整召回干部20人,做到了真正把素质高、作风实、能力强、身体条件具备的优秀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开展驻村帮扶。推行干部“1+5”结对帮扶工作机制,该县7129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村、非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了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除此之外,该县还坚持把将新录用的选调生、乡镇公务员工作安排向条件艰苦的一线倾斜,越是工作任务重、贫困面大的地方,干部支持力度越大,把有限的人力资源、最强的干部力量用到脱贫攻坚主战场。
“感谢石书记,我要申请脱贫!”2018年,该县达岚镇覃木阳村贫困户李代兴来到镇政府,主动申请脱贫退出。李代兴二级残疾,2017年该镇纪委书记石文斌与其结对后,指导他创办了林下生态山鸡养殖场,帮忙联系销路,2018年创收10万元。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泸溪县强化脱贫力量的又一成功探索。
2016年来,该县按照党员带头脱贫、带头退出、带头致富、带头帮扶“四个带头”的思路,大力开展党员创新创业扶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创办党员龙头企业12家、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556名、创办致富项目269个、家庭农场208家。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以“党员+群众”的方式,建立互助小组9800多个,落实互助项目5000多个,今年,从县管党费中,划拨了164万元推进“互助五兴”工作,做到乡乡有示范村寨、村村有互助超市、人人参与互助小组。
凝聚决战决胜“最强合力”
“泸溪的脱贫攻坚取得如此成效,得益于积极统筹和凝聚各类资源力量,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吕永辉介绍道。
为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该县坚持内激干群动力、外引社会活水,构建了待遇保障倾向基层、干部任用关心基层的激励机制,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两新”企业等各类资源力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凝聚了强大合力。
“待遇这么好,工作起来更安心,也更有劲了!”该县合水镇合水社区支书、主任彭玉梅说。自2018年来,该县全面推行村干部“学历工资”,全日制本科学的历每人每月800元、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每人每月500元。2019起,全面实行村级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将村支书工资提高到了4万元/年,“一肩挑”的达到了4.5万元/年,并为村(社区)干部每年每人购买220元的医疗保险和2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对社区干部交纳养老保险提供每年2000元的补助,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彭玉梅支书、主任“一肩挑”、具有大专学历,仅工资一年就达到了5.1万元。在确保经济待遇同时强化政治待遇,出台《泸溪县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建立村社区干部进入事业单位、公务员队伍的机制,每年公开招考公务员、配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时,专门设立1至2个面向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或具有村社区工作经历的职位,已有11名村社区干部进入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队伍,其中4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2017年来,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46名,解决脱贫一线干部职级待遇14人,表彰脱贫攻坚先进个人600余人,表彰工作队、后盾单位及基层党组织240个。
“党有号召,我们积极响应。”湖南锦锋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刘纯兴说。为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力量,该县着力实施了“村企联姻”工程,全县32家两新组织先后出资320多万元,帮助贫困村修建人饮工程21处,硬化村间道路57公里,先后举办电子商务、创业、转移就业等培训班23场次,新建扶贫车间8个,提供就业岗位16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