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0年06月29日

种下那人,从此挑兮达兮

高 翔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诗经·郑风·子衿》

在心底,像种花籽一样种下那个人时,随着种子的萌芽,开花,你的光阴便有了弹性,若橡皮筋般,可拉长,亦可缩短。

在《诗经·子衿》里,那“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句子,原本很平常的一天,在情人的眼里,不是有了三个月一样漫长的感觉吗?

为啥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种在心底的那一粒种子发芽了,种子一发芽,会撑开你原本安静的内心,一些藤蔓儿,会伸进你的经经脉脉,同你的经经脉脉拥抱,搅扰,撕扯……不仅会让你的感觉出现异常,还会让让你的行为异常,让你的情绪紊乱。

看《诗经·子衿》里的女主人翁,每每想到那个人的青青衣领,想得愈久愈细,满脑都是那个人,悠悠的思念,便如烟如雾,在她的心间袅袅娉娉不停。由此,她便生发埋怨情绪:纵然自己不曾去会那个他,难道他就不能把音信传?难道那个他,就不能主动同女主人翁相会而来?但现实是,那个他没有来,进而让女主人行为焦躁起来,便在那高高的城楼上,不停地“挑兮达兮”,即徘徊走动!而那一双望眼,早已让山色迷蒙不堪起……

也许这就是有情人异常的感觉、情绪、行为。这不能不让人想到两个人,一个是宋代诗人陆游,另一个则是他的妻子唐琬。俩人两小无猜时,彼此就种下了对方,两人心中的那种子,随着光阴的推移而发芽、长叶、开花,直到俩人结为伉俪。爱情中,两颗心,甚是鱼水欢谐,且欢得站不起了身。然,世事有不测风云,陆游的母亲,因不喜欢唐琬,致使夫妻二人分道扬镳。人是分别了,但种在心底的那原始的种子,毕竟发芽开花结子了,在灵魂深处记忆犹新,光阴是不可能溶解抹去其痕迹的。当二人就在沈园相会时,旧情人相见,感慨良多,陆游遂写下《钗头凤》,写下“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无奈,然后搁笔而去。唐琬与陆游的沈园一会后,悲恸不已,也和了一首陆游的词,那晓风干泪痕残的幽思,致使她最终怏怏而卒……

这就是种下那个人后的不舍,这就是种下那个人后情感上的“挑兮达兮”。再比如,在《西厢记》中,还有十里长亭送别中的崔莺莺,一朝在心底种下了张君瑞这一颗种子,崔莺莺在送别张君瑞时,怅然叹到“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张君瑞的马儿迍迍的行,而崔莺莺的车儿快快的随,这不舍,怎一颗痴字了得?怪不得《诗经·子衿》中的女主人翁,在见不到那个他来时,在城阙上,挑兮达兮不已了。

但,在种一个人在心底的众多故事中,种得至深的,还应数《庄子·盗跖》中的尾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莫过于尾声了,他是将对方真正种进了生命里的人。《庄子·盗跖》说“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说的就是尾声等心上人赴约,而心上人迟迟不来,赴约地点由于在桥下,真是天不凑巧,有大水涨上来了,尾声为了信守爱情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抱桥柱而溺亡……这行为后果,远比挑兮达兮要严重得多。

种下那一个人,从此挑兮达兮,毕竟,人都是有情愫的,这自然之律,谁可拒?

--> 2020-06-29 1 1 团结报 c53045.html 1 种下那人,从此挑兮达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