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0年08月21日

土家青年的“金鸡梦”

和“金鸡”在一起时,是向小勇最开心的时候。

向小勇给“金鸡”喂食包谷。

放养的土鸡在树林里啄虫。

文/图 向富利

“我就是想把养的这些土鸡变成‘金鸡’,让山沟沟飞出金凤凰,带领乡亲们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8月14日,龙山县苗儿滩镇官坪村大沟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小勇说起自己的“金鸡梦”。

脉龙界下,大溪沟边,树木参天,山竹青青,飞瀑流泄,泉水潺潺,鸡鸣虫唱。山坡上、树丛中、草地上,到处都是土家青年向小勇放养的土鸡。

向小勇的“金鸡梦”,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为了让父母和孩子不再成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同时,也想带动乡亲们发家致富,我决定回家创业。”2018年秋,在外干过裁剪工、当过小老板的向小勇,回到了家乡。

向小勇夫妇俩经过了开粮油店、跑工程车等返乡创业尝试后,还是想回老家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在外十多年的打拼中强烈感受到,食品的安全与健康越来越受重视。同时,经市场调查发现,优质的土鸡具有较大的需求,大有可为。于是,他准备进行原生态土鸡养殖的想法,也得到了龙山县中医院驻村扶贫工作队、村支两委及村民刘东的大力支持。

说干就干。向小勇与刘东将第一个养殖基地选择了自家背后的山坡上,整理场地,搬运钢材,竹编鸡栏,清洁消毒……经过20多天的昼夜奋战,首个占地约380平方米的鸡栏建成。

“我们采取原生态放养的方式,给土鸡喂的是包谷配草料,从不喂养任何添加剂,还要啄虫吃,喝的是山泉水,整天在山里跑来飞去,肉质当然更健康、更香美。”向小勇指着一群正在树林中找虫吃的土鸡说,因为所养土鸡的品质好,在该县中医院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下,第一批养殖8个月的800多只土鸡很快就被销售一空。

初尝原生态土鸡养殖的甜头后,向小勇与刘东决定扩大养殖规模。2019年5月,该合作社在大溪沟流转土地4.2亩,作为新扩建的养殖基地,修建钢构竹编鸡栏3个,吸纳新入股成员1名。

养殖创业是非常艰辛的,既要吃苦耐劳,还要承担疾病防控、管理、销售等方面的风险与压力。说起追逐“金鸡梦”的经历,向小勇深有感触地说,自己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关键在于带领乡亲致富的初心没有变,也与家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前段时间自己在外跑销售,由于连日大雨,暴涨的溪水冲毁了沟中的临时道路,妻子粟青花只得踩着水把包谷背着送到养殖基地。

“每当看到他的执着与坚持,我都很感动,于是就陪他一路咬牙挺了过来。”粟青花说,幸福生活是干出来,只要一起加油干,就能战胜很多困难,今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由于我们这里的环境好,放养的土鸡主要活动在山沟两边的树林中,加上清洁消毒比较到位,即使在去年禽流感盛行期间,这里都没有受影响。”向小勇说,目前,该合作社饲养土鸡8000只,其中可以出栏的鸡大约有1000余只。

向小勇在搞好土鸡养殖的同时,还热衷村里的公益事业。他自掏腰包,投入7万多元,修建桥梁一座,既解决了自家背后养殖基地交通不便的问题,也方便了村民的安全出行。他经常免费为乡亲们运输生产生活物资,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向小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党组织和群众的认可,现已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向小勇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坚持原生态绿色放养模式不动摇,采取“合作社集中放养+免费提供鸡苗+免费技术指导+村民散养+合作社包回收”模式,以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

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洒满了大溪沟。向小勇看着陆续回来的鸡群,说着他和乡亲们的“金鸡梦”,双眼充满了信心与执着。

--> 2020-08-21 1 1 团结报 c56253.html 1 土家青年的“金鸡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