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0年08月31日

这里,民族团结之花盛开

——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吉首市丹青镇政府

本报记者 杨 帆 周名猛 龙 莹 通讯员 向俊洋

丹青镇位于吉首市东北部,距市区63公里,全镇辖14个村(社区),97个村民小组,3654户15378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镇,苗族人口占98%。

近年来,全镇上下坚持从思想上形成动力、方法上形成助力、机制上形成推力,以精准扶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市的各项民族工作政策,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2019年9月,丹青镇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丹青镇一直坚持以改善民族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丹青镇率先完成了保障性住房、美丽乡村、垃圾焚烧场、农贸市场建设等工作。工作开展中,镇村干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网格化管理分片包干,安排人员全天候巡查督查,及时排除污染源头,加大垃圾分类处置力度和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环保意识。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以“最美农家”评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改造。

三年来,丹青镇改善了水、电、路、网等基础条件,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12个,推进香花至清明、王腊至锦坪21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实施高寨、光坪、锦坪、王腊等村26公里通组路建设,在镇内形成了“四横三纵”的交通格局。并完成了13个村(社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积极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建成爱心积分超市3个,完成厕所改造600余户……乡村发展环境得以不断优化,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

团结互助 保障民生

民生优先,民生至重。丹青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镇党委政府把改善民生工作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整合资源,努力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丹青镇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供养、贫困助学等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乡村文化舞台、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一系列文化设施先后建成使用;危房改造、易地搬迁,让贫困村民住房得到切实保障;春秋助学金全覆盖发放、大学新生一次性补贴发放,让教育扶贫惠及每一个学子;应保尽保,全镇404户困难户纳入低保户,117户纳入五保户……各种惠民项目的实施,使民生工程聚民心、得民心、暖民心。

凝心聚力 助民增收

作为全市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乡镇,丹青镇立足实际,进一步深化认识,结合实际、因户施策,制定出最佳、最优、最适合的发展计划和帮扶方案,确保扶贫政策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镇村一级是精准扶贫攻坚战的主阵地,面对精准扶贫再识别、村居(两委)换届、农村低保清理、危房改造与易地扶贫搬迁等一系列工作齐头并进的复杂局面,从领导班子到镇村干部思想认识高度统一,不畏艰难、迎难而上。遵循“因户施策、一户一策”要求,以户为单位认真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用好用活“巩固提升资金、特色产业股份合作金”等政策,加快培育壮大各村特色支柱产业体系。

2019年,全镇共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25万元,以“一村一品”为载体打造产业示范园,目前全镇已完成茶叶11700亩、白云贡米2035亩、泡椒600亩、黄金李500亩、葛根500亩等示范基地建设,其中白云贡米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实现全市零的突破。引导支持村集体经济采取“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组织”“集体经济+龙头企业”“集体经济+项目”等模式,逐步形成土地流转增收、乡村旅游致富、高端农业分红、项目撬动盈利、盘活资产增值、电商平台助推、并存抱团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形成干群携手谋发展、齐心脱贫奔小康的局面。

传承文化 塑造品牌

丹青镇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极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每名镇村干部根植于心的信仰。立足丰富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丹青镇把清明社区作为民族特色村寨示范点进行全力打造,加强“芭排”“东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把“芭排”技艺、山歌艺术等基础知识引入课堂,提高普及面,将“调年节”“清明歌会”“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办新办浓,打造文化品牌和文化骨干队伍,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使丹青成为吉首、泸溪、古丈三县市的传统文化中心,守护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主阵地。

同时,根据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少数民族村落保护和开发。通过清明河流域整治、公路绿化、人居环境改造等提质工程,对河坪、清明、锦坪等精品村落进行重点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特色宜游的民族风情村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增强发展旅游产业后劲。在此基础上,丹青镇还发掘传统文化展览、民族风俗体验、特色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以文化旅游业发展助推乡村经济振兴。

同呼吸、共命运,手拉手、心连心。如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把丹青镇各族群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全镇形成了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团结共事、和睦相处,合力建设美好家园,民族团结之花正盛开在每个丹青人的心中。

--> 2020-08-31 ——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吉首市丹青镇政府 1 1 团结报 c56645.html 1 这里,民族团结之花盛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