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正凯 实习生 朱田曼子
迁陵镇踏梯村位于保靖县城西南方15公里处。下辖7个村民小组592户2120人。近年来,在后盾单位州政府办为牵头单位的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按照“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总目标,在多措并举发展富民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的大好局面,2019年底,该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盛夏,迎着朝阳进入踏梯村,四周翠岳环绕,门前碧水银鳞,田间地头,大片大片绿油油的柑橘园、蔬菜园在阳光的辉映下,一片生机盎然。
走在宽敞干净的村间道,沿途绿草茵茵,各色娇艳的小花随风摇曳,似乎在欢迎着慕名而来的客人。绿树掩映间的崭新楼宇错落有致,美丽庭院整洁卫生,台阶式花坛里花草争辉,小花园里三三两两的老人带着小孩在嬉戏或晨练……一切无不闪耀着幸福的色彩和新农村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近几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踏梯村2018年-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编制了《2017年-2030年踏梯村美丽村庄建设规划》,着力将我们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该村村支书张发标介绍道。
绘好产业“战略图” ,拓宽脱贫“致富路”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让产业美起来,让老百姓稳收、增收。” 州政府办驻该村第一支书朱红威说。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经过反复商讨、实地研究,决定依托当地自然地理优势,把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全面提高脱贫质量,积极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我们村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辣椒苗主要供应基地,现辣椒育苗产业正稳步发展。”张发标介绍说。
该村成立的毛坝坪蔬果产销专业合作社,对农民进行统一培训,并实行统一配肥、统一购种。2019年,育苗面积120亩,实现销售收入250万元以上,平均每亩产值达到2.2万元至2.5万元。
除了毛坝坪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外,该村还先后成立了喜溪湖生态养殖合作社、踏梯村鲤鱼苗繁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覆盖85%的村民。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的支持下,我现在管理经营的蔬菜大棚基地共投入了90万元,专用于辣椒育苗。”已成为村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的向爱,经营着合作社的14个蔬菜大棚,带动9户农民参与投资入股,其中5户为建档立卡户,辣椒育苗的规模化种植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渠道。
产业种植不断升级,建成了毛坪蔬菜基地管网灌溉系统,修农田灌溉水渠500米,新修防旱池30口。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余亩,产值稳定在600万元以上;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有椪柑200亩、小青果50亩、南丰蜜橘30亩、早熟蜜橘50亩、丰产脐橙1100余亩,品改丑橘100余亩,建成红美人柑橘标准园58亩,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870亩。
同时,该村引进惹巴妹巾帼就业扶贫车间和保靖七秀坊巾帼就业扶贫车间,实现40多名妇女在家灵活就业;引进150万元资金建成葛粉生产厂,解决了近100人就业。
通过多措并举,该村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稳定收入的目标,村集体经济收入保持在 10万元以上。
近年来,随着村电商平台和游客服务中心及扶贫车间的投入使用,该村特色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招租运转,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稳定来源,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新式农民,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切实保障“两不愁,三保障”全覆盖,引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基础设施提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让村庄美起来,就要把基础设施提质改造提上美丽乡村创建的日程中。
该村加大基础设施建力度,修好基础“短板墙”,实现脱贫“根基稳”。对通组公路进行全面硬化,建成和硬化了联通全村6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的通组公路10余公里,修建了10公里的产业路,硬化产业路8公里。
实施入户道路项目建设,切实保障村民日常出行便利。通过在村微信平台上发布通知,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时常上门宣传,村民积极响应,自发组成道路硬化工程队,共硬化入户道路近600平方米。
目前,该村河堤游步道建设主体工程完工,公交招呼站和健身休闲中心已基本完成,新增了3个固定地标标识,崭新的村部大楼已投入使用。
美化、绿化、亮化同步进行。对村间道沿线种上花花草草近3公里,栽景观树200余棵,村部及村道主干线绿化基本完成。扎实推进庭院硬化建设,全村已有390多户完成了庭院和入户路硬化,面积达39600平方米,并安装太阳能路灯近300盏,实现了村组全面亮化。
“以前晚上出门都要打手电筒或火把,一点都不方便,现在好了,每天晚上太阳能灯都照得亮堂堂的。”村民张德高兴地说。
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针对不同户厕的现状,该村坚持以村民为主体,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改厕模式分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按照统一的改厕标准,分为三种改造方式:自愿请工程队、统一请工程队(外出务工的,由村里统一请工程队进行改造)、自己动手改造。厕所完工后,经验收合格,政府按照3000元每户的标准进行奖励。目前,全村改厕已完成150余户,基本实现了家家用上水冲式卫生厕所。
“现在用上了新厕所,干净又卫生,再也不担心蚊子咬屁股了,冬天还可以有热水洗澡,很方便的。”张德谈起自家的卫生厕所时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聚焦卫生保洁,全力推进最美乡村创建
近年来,该村精准聚焦卫生保洁“小切口”问题,以“互助五兴”为抓手,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最美乡村创建。
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将全村划分为7个卫生保洁片区,由小组长或党员担任牵头人,负责责任片区内卫生保洁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每月对7个片区的卫生保洁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确保了卫生保洁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同时,结合互助五兴“1+5”互助模式,将卫生保洁作为中心户对互助户开展传帮带的重要内容,互助户卫生保洁效果与中心户、互助小组整体效果挂钩,进一步压实了中心户的保洁责任。
成立由党员、妇女、能人大户等为代表组成的“绿色互助之星”评选小组,每月开展一次评选活动,每小组评选出1-2名“绿色户主之星”,对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并对“绿色户主之星”奖励“踏梯村互助五兴爱心积分超市积分券”40分,积分券可在村内任一授牌的“互助五兴积分超市”兑换相应价值的生活用品。
目前,全村95个“互助五兴”小组均已将卫生保洁纳入每月互助评比内容,已开展“绿色互助之星”评选4期27人,发放积分券1200余分。
规范保洁员队伍的管理,全村安排7名保洁员(其中有3个建档立卡户属公益岗位),划分区域进行清扫。目前,共组织保洁员集中培训2场,卫生保洁点评会35场次。
“以前该村到处都是垃圾,特别是河岸边、大路边垃圾多。工作队来了以后,通过大会小会和入户宣传,给每户发放了垃圾桶,进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处理,现在村里各处干干净净,村民也能自觉垃圾分类了。”该村妇联主席张利翠说,
把卫生保洁纳入村规民约内容,通过村村响、村级微信群、公示栏等广为宣传,做到让村民入脑入心。结合帮扶干部“一月一走访”“主题党日”等活动要求,入户宣讲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内容,引导村民移风易俗、从善如流。经统计,目前在村级微信群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信息200余条、发放宣传画500余张,开展卫生保洁类“主题党日”活动3次,更新美丽乡村创建光荣榜4期。
“绿水绕民居,青山抱田园,庭院花草艳,和谐靓村庄。”现今的踏梯村,不仅产业美、环境美、生态美,更有让人们看得见的田园、听得到的水声和记得住的美丽乡愁,这里已逐渐成为了城里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