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0年09月08日

二十五年扶贫路 融入一生不了情

—— 记驻凤凰县坪里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龙新军

相关视频请扫二维码

文/图 本报记者 龙文玉 龙 尧

人生若有百年,那么,25载春秋就是四分之一的人生时间。

他已有38年工龄,患有痛风、腰肌劳损等多种疾病;只差2年就到龄退休,连续25年扎根扶贫一线,先后担任4任队长,获得各级奖励证书26本。

从时间的连续叠加上看,在全国范围内众多扶贫干部中,不说他是“唯一”,至少是“鲜见”的一位。他就是凤凰县自然资源局驻沱江镇坪里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龙新军。

服从服务,无悔坚持,在农村扶贫一线一蹲就是25年

仲夏时节,千工坪镇新桃村,记者遇到久违的龙新军。以前那个干练爽朗、刚毅执着的小伙,如今已戴上了眼镜,并不乏风趣地说道:“这样可更好地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

龙新军,“头衔”不大,只是个副主任科员,现任凤凰县自然资源局四级主任科员,1963年6月出生于山江镇老家寨村。目前,人气兴旺的老家寨乡村旅游却较少涉及到“正宗”的老家寨——一个位于凉灯大峡谷坡头上的自然寨。旅游地以之命名,皆因同村使然。这个高山之巅的苗族村寨,铸就了生活于此的人们与人为善、果敢坚毅的性格。

生于斯长于斯,也成于斯。龙新军受到曾经当过村主任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服务意识”从小起便已入心;他没有多少文化,高中毕业后,凭着跋山涉水、如履平地的强健体魄,于1982年10月应征入伍,到广西防城边防一师步兵第三团服役。在部队里,他苦练技术本领,着力提升技能,“官”至汽车班副班长。经过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锻造,“服从意识”更是在心里扎下根。

1987年10月退伍后,龙新军先后在县民族绸厂、县计委工作;1988年调入县地质矿产局工作。先后经历过县地质矿产局、国土资源局、自然资源局等多次机构的重组与合并,从事地质环境保护业务。

从1995年起,龙新军带着满腔的扶贫情,一头扎进农村从事扶贫工作。之后连续几任局领导在几轮扶贫的时间节点上,曾经为下乡扶贫人选犯过愁。当领导一次次动员他扶贫时,弄得领导也不好意思“开口”。然而,对于局领导的每一次谈话,他都绝对服从,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在农村滚打。

到2020年,龙新军已先后在原木里乡都良田村、新桃村,原茨岩乡木根塘村,原三拱桥乡欧阳村,原大田乡首云村,原火炉坪乡追仁村,原官庄乡万召村、坪里村等6个乡镇8个村从事扶贫工作,担任过4任队长,现任驻沱江镇坪里村第一书记、队长。

连续25年,绝对服从服务,龙新军已把扶贫工作当成一份事业、一份追求,还把这项有意义的事做成了有意思。

不改初心,无畏艰险,把为民办实事作为第一出发点

扶贫事业是一项壮举,尽管经历了建整扶贫、精准扶贫称谓的变化,可是“扶贫”二字却始终镌刻在那儿,映衬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龙新军在“两段扶贫”时期内,始终把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作为第一出发点,着力加强帮扶联系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整顿基层组织、发展支柱产业、注重智志双扶等。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随着工作方式和要求的变化,他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战术”,打了一次又一次“攻坚战”。

盛夏的湘西满目翠绿,从天星山世界地质公园里的泡水峡谷抬头仰望欧阳村,一条盘山天路隐身丛林,直达山顶。对于记者来访,时任村支部书记、现任村主任的吴金福印象深刻:“龙新军驻村6年,为我们争取并修通了这条路。”关于路的记忆,老支书道出一句令人心酸的话语:“村民自筹劳力调整田地,用了5年时间才修通,2014年得到硬化。修路期间,我父亲过世,村民接近一半没有过来帮忙或悼念;路修通后,母亲过世时,全村一户不漏都来了。”就是这样一位“硬核”村支书,干了一件当时很“得罪人”、事后很“惠人”、非他才能干成的大事。

而龙新军作为“领路人”,从项目协调、确定线路、参加修路,一刻也不闲着。欧阳村地质条件复杂,山高路险,修路开山劈石是常事。当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从拉务军用基地入村,一种是从泡水架桥过河。对此,龙新军从专业的角度实地勘察、踩点,经多次论证、进行长远分析后,选择第二种方案,既科学节资又避免地质灾害。驻村期间,他不仅与村干部利用晚上时间入户做群众工作,为保证安全还亲自参与点炮,最多时一天点了50个炮眼。经过不懈奋战,一条全长8公里、具有22道锐角弯的“欧阳天路”终于修通,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一人受伤。谈及这条路,时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田时亮“滔滔不绝”并表达了敬畏。如今,这条“天路”缩短了欧阳村与外界的距离,并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

已入耄耋之年的追仁村老支书龙宗昌亦是难以忘怀。2009年,工作队刚入村时,噶水村民小组还不通公路,经工作组多方协调,仅仅两年时间就实现了组组通,还完成了全村的饮水改造工程。现在,两头羊自然保护区内的追仁村,只要拧开水龙头,白哗哗的水径直流进村民的心田。“这都多亏了队长龙新军,解决了村里人畜饮水难题。”老支书朴实的话语见证了那一段扶贫情。

初略统计,25年来,龙新军或为队长、或为队员,为所驻点村累计新修通村通组、硬化公路39公里,实施改水工程2处,新修、维修村小2所,修建公路桥、简易桥3座。都良田村的支部建设在1996年10月召开的全州基层党建总结会上作典型发言,首云村的计划生育工作由三类村进入一类村行列。

不忘本色,清廉务实,脱贫攻坚与地环业务并蒂花开

9月2日,阴雨天气驱走了连日来的燥热。记者在坪里村看到,田野已染上金黄,地里硕果满枝;村路通达了,环境变好了,村文化广场、卫生室建起来了。从空中俯瞰,产业基地点缀在密林间,新栽的黄金茶、油茶、猕猴桃苗经过一个夏天的“烤验”,成活率达90%以上……

村支书秦会文介绍,坪里村辖5个村民小组,1374人。以前基础设施非常落后,通村公路还是一条毛坯路,更谈不上组组通。2015年扶贫工作队入村后,紧紧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实施“一确保、两完善”行动,新修、硬化通村公路10公里,不仅村道变得四通八达,而且还修通了从村里到麻阳县板栗树乡的网格公路。2019年,新开发油茶750亩、猕猴桃200亩、黄金茶1000亩,产业面积人均达到一亩多,位于沱江镇第一位。

2017年,坪里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1%降至0.8%。脱贫后,这几年动作反而更大了,正铿锵迈向乡村振兴。采访中,秦会文难以掩饰内心的感激之情:“村里能有现在的变化,龙书记确实费心了。”并请求记者对其事迹“大书特书”。

这些“书”,就陈列在那儿。龙新军办公室里,26本封面鲜红的奖励证书,就是他干事的一个个印证。

木根塘村枫木坪组位于该县铅锌矿下游,曾经厂矿废水直排,污染严重,老百姓意见纷纷,多次上访。1998年至2000年驻木根塘村扶贫期间,龙新军实施改水与治污并举,枫木坪组村民用上了干净的生活用水,农田灌溉得到保障。

曾带队深入天星山、万溶江大峡谷、八公山脉等地,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做地质遗迹、自然景观的野外勘察工作,为凤凰地质公园建设申报积累第一手材料,并参加《凤凰县国家地质公园》的编撰,为天星山列入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打下基础。

2011年,经国家、省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凤凰县被列为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这是我州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县。由此,龙新军荣立地质灾害防治二等功……

连续25年扶贫,足迹涉及土家苗寨,情谊已融入一生。龙新军无法统计所走过的扶贫路程有多长,也记不清所经手的项目资金有多少。可是,他却做到了常在项目资金的“河边”走,就是“不湿鞋”。采访中,龙新军信心铁定:“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队长,就要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线坚持到底。”

--> 2020-09-08 —— 记驻凤凰县坪里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龙新军 1 1 团结报 c57130.html 1 二十五年扶贫路 融入一生不了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