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0年10月01日

(上接1版②)

叶红专强调,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紧扣时代发展新特征新要求,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创新提质、特色赶超,持续发力推动我州在武陵山区率先振兴、率先崛起。当前我州正处在即将摆脱千百年来绝对贫困、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时间交汇点,面临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战略、承接产业转移和高铁航空时代、数字经济时代到来等机遇叠加期,各级各部门要紧跟国家战略部署新要求,坚持创建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的总战略总愿景不动摇,坚持“542”发展总体思路不动摇,统筹抓好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生态文明、民生事业“五大建设”,着力打造绿色、文化、开放、和谐“四个湘西”,加快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

叶红专强调,要立足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力奋进,加快推进我州现代化建设。一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巩固提升脱贫实效,加快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十项工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二要持续壮大实体经济。抢抓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以“产业四区”为平台,大力实施生态文化旅游业“3411”工程、新型工业“1151”工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851”工程、商贸物流业“1731”工程,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三要加快州域协调发展。坚持“三特融合”“四宜定位”,优化提升“一个州府核心城市、半小时通勤生态城镇群、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七个县城区域节点、三十个特色小镇”新型城镇体系,做优做强“三个重点经济区”,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四要突出发展成果惠民。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健康湘西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救助保障体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五要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大力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五进小区”基层治理模式,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快推进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落实矛盾纠纷化解、重点稳控、依法处置、责任追究“四个机制”,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着力提升防灾减灾避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叶红专就“十四五”期间要抓好的八个方面具体工作进行了强调。乡村振兴方面,实施新“十项工程”,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方面,突出“产业四区”建设,实施“四个千亿”工程,旅游抓好景区大提质、产业大融合、市场大开拓、品牌大提升、环境大优化“五大行动”;农业抓好扩面提质,茶叶发展到100万亩左右,油茶稳定在150万亩左右,烟叶生产发展到60万担左右,生猪养殖出栏量稳定到200万头左右;工业抓好产业集群建设,园区建设和规划控制面积100—150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500万平方米;商贸物流业抓好现代物流园区、边贸市场、商贸流通综合体、冷链物流设施、建制村物流点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方面,引进省外境内资金年均增长20%左右,力争新增500强企业10家以上,新培育主板上市企业1-2家,年产值10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力争2家以上,新增10亿元企业10家、1亿元企业100家、规上企业500家。城镇化方面,加快城镇扩容提质特别是吉凤融城、老旧小区改造、县城补短板、高铁新城、特色小镇建设,城镇化率达到60%。生态建设方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绿色湘西工程”,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抓好重点水域禁捕,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开展城乡垃圾综合利用和生活垃圾分类。民生事业方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职教集团化发展,加快基层医疗卫生能力提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民生实事,抓好农技特岗生、免费师范生、乡村医学生定向培养,深入实施名师、名医、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重点培育工程。项目建设方面,围绕“五大建设”储备项目500个以上、总投资5000亿元以上,力争完成投资3000亿元左右。社会治理方面,抓好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加强城乡同建同治、网格服务管理,加快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创新养老服务,推进美丽乡村创建。

龙晓华、廖良辉、彭武长、刘昌刚等州领导和州直部门、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和交流发言。

--> 2020-10-01 1 1 团结报 c58602.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