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一直以来,我对纪实类作品比较痴迷,尤其对关乎重大的历史事件,更是如此。张纯如写作的《南京大屠杀》就是这类纪实作品。让人满怀敬重的是,她用生命还原了这段中国人的血泪史和屈辱史。
我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主要源于中学课本。从那时开始,我便深恶侵略与屠杀。但是,很长时间内,我对这个重大历史性事件的认知停留于事实本身,对其背后的动因和细节却知之甚少。直至读到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我才了解这场历史浩劫是如何发生,日本又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张纯如是位华裔美籍作家,或许正是这种身份,使得她写这本书更能做到理性、公正、客观、真实。书中涵盖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故事细节,基本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全貌,更是从心理学、政治意识形态、宗教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日军赤裸裸残暴行为背后的动因。这些完全刷新了我对历史的认识。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曾发生过很多大规模血腥屠杀事件,如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但“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和残忍程度难以想象。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读这本书需要勇气。因为,字字句句沾满血痕,总会在脑海中浮现那些无辜被夺去生命的中国人,让不忍淬读。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依然要去温习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因为,历史必定要在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记忆中传承,一代代,生生不息。书中有句话振聋发聩:忘记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当然,写这书更是需要勇气。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写作十分投入,甚至把生命置之度外。其间,日本右翼分子对张纯如的写作百般阻挠,甚至对她本人进行威胁、恐吓,但都始终没有动摇张纯如的写作初心。她如同一位勇敢的战士,以正义、人道和笔为武器,针针见血。
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人性中最阴暗、最邪恶、最残忍的一面。书中提到“压迫转移”现象,说的是日军在训练中受到教官或上级的虐待和打击,使得心灵扭曲,丧失人性,变成残酷冷血的杀人机器。二战后,日军没有对“南京大屠杀”犯下的罪行进行反思,甚至企图掩盖历史真相,在国内课本教材上歪曲改写历史。
正义与真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张纯如,一个羸弱的女子,用真相与邪恶较量。这本书出版后,她一举成名,在得到无数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遭受日本激进分子的文字攻击。因此,张纯如精神失常,身体走下坡路。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己的轿车内开枪自杀。在书的扉页读到这段文字时,我不禁扼腕叹息。时间过去十多年后,她写的《南京大屠杀》成为畅销书,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书中传递的正义与真相也早已传遍世界。
读罢,掩卷沉思。如果没有张纯如系统的整理与记录,那么“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被分割成零碎的片段,掩埋在历史深处,慢慢被世界遗忘,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如张纯如这般寻求真理、敢于记录真实的人,才会有希望,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