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02月07日

天桥银杏

缝 隙 田 华 摄

李焱华

站在武水之滨,仰望天桥山,远远可见一树如山耸立山坳之上,或雄壮,或苍翠,或绚烂,随季节而变化。

爱慕已久,跨武水,经上堡,爬好汉坡,登临有“登高览胜、绝壁天桥、千年银杏、北极天梯、佛道合一”五绝之美的天桥山,仰视这棵如诗的银杏。

在天桥山的莽莽林海,沟壑纵横,崖高涧深,云绕雾漫,生息着近四千种生物。而这棵银杏,历经2600多年雨雪浸洗,风折雷击,依然雄伟挺拔、枝繁叶茂、郁葱如盖,被人们誉为“百果大仙”。她是大山的绝美映衬,她是湘西的文化地标。

这株让人仰视的银杏,有八九层楼高,树荫宽大,覆盖庙宇、平场、悬崖,约球场般大。树干粗壮,四五人合抱才能围住。树枝交错、纵横,旁逸斜出。树根凸露,粗大、扭曲,虎踞龙盘,扎入岩石。寒冬里,她叶片落尽,高大的身材犹如壮士挺立在两山之间。让人惊奇的是,天桥山上多是紫色砂页岩,银杏生长的地方,岩石相连,泥土稀缺,她从石缝岩隙里吸取微薄的水分和养料,如何抗御风雨雷电的袭击的呢?

或许源于她不屈的性格。细看树干或枝条,那无数皴裂的皮,那无数扭曲的纹路,那无数突起的肿节,那无数横折的枝条……几年前的夏天,一阵雷电,将她的一根枝干硬生生地劈断,人们担心她受不了这一重创,会干枯,会腐烂,会死去。雷刀电斧砍削过的部位,经过阳光雨露的“疗伤”,如今已经愈合、结痂。可是,木盆大小的伤痕依旧还在。

春夏之时,她又像是一位深情款款的淑女,历经岁月沧桑之后,优雅端庄。四周环走再看,她的树冠稍稍往悬崖一方倾斜,倩影凌空,令人心生敬畏与爱慕。山风拂过,倒垂下来的细枝绿叶翩然起舞,那是她飘飞的裙裾。

最美时节,当属深秋初冬,寒风犹如染色剂,掠过山冈,拂过树梢,那无数层层叠叠、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叶子被渐次染黄,然后一片片飘落,似蝴蝶飞舞,似小扇摇动,似上天写给大山的信笺,而地上厚厚的黄绒毛毯,让人有俯身一躺千年不忍离去的念想。

当年,王昌龄或徜徉沅水之畔,或徘徊于银杏树下,见证过银杏之美,还写了“天礄山”三个大字。得银杏之精魂,沾沅水之灵气,要不他那首《卢溪别人》怎么写得那么情真意切。

据一位老先生介绍,这株银杏树下,流传着一个凄美、纯真的爱情故事。古时候,山腰里、杜鹃溪边的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男青年英俊勤劳,家中贫困;女青年高挑漂亮,家境富裕。女方父母,无论如何也不同意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男、女青年不顾反对,经常相约银杏树下,砍柴、唱歌、舞蹈……看到女儿不听话,女方父母把女儿关在吊脚楼上,不许出门半步。

万般无奈之际,深陷爱情之中的两位男女青年,在夜深人静之时,逃出家门,登坡、过桥、上山,他们直奔苍翠挺拔的银杏树下,相拥相抱,纵身一跃,跳下悬崖,殉情了。

三天后的深夜,村人远远听见银杏树上有一对爱情鸟,不断鸣叫,声音凄楚,不忍听闻……善良的村民,在悬崖下找到了他们相拥一起的尸体,合葬了。

他们用生命护卫自己的爱情,守护着这棵千年古树。不远处的茅屋界上,亦有一株2300多年的银杏树,当地人把这两株树通称为“爱情树”,他们不离不弃,隔崖相望,厮守千年。

坚韧、沉着、纯情的银杏,因为传说故事,成了青年男女山盟海誓、约定终生的绝美之地。

这些年,在茂林中,银杏树下,活跃着一支由20多名女子组成的特殊巡山队,她们用辛劳与汗水谱写了青春与激情、人性与天职、生活与生命交相辉映的绿色之歌。

或许是千年古杏的护佑,或许是巡山女队的守护,这片绿得久远绵长的大山,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6800多个,是天然的氧吧。

收拾一份闲情,登临天桥山,抚树远眺,在这里你或许可以看到,万壑千岩的香山叠翠,一线碧流的武水拖蓝,满林冷沏的虎头霜月,犹如琼宫的崖门雪霁,碧波荡漾的柳潭钓艇,牧樵晚归的长岭美景……

在天桥银杏下,让心灵放松,为灵魂吸氧。

--> 2021-02-07 1 1 团结报 c65988.html 1 天桥银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