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贞凤)日前,州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全体干部就如何进一步擦亮“红色湘西”史志品牌,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展开激烈讨论。近年来,州委党史研究室紧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谋划、推进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多项工作处于全省、全国领先地位。
率先在全国启动编纂《湘西州扶贫志》。主动肩负起以“中国之志”记录传承“中国之治”历史责任,仅用7个月时间完成了时间跨度37年、91万字的书稿,为全国扶贫志的编纂提供了借鉴。
率先在全省完成省委《湖湘红色基因文库》编纂任务。省委《湖湘红色基因文库》涉及我州的《中国共产党湘西州历史(1921-1949)》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等5本书目已进入出版程序,今年6月将与《湖湘红色基因文库》102册红色书籍成套统一公开出版发行。
率先成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研究中心。积极推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史课题研究及成果转化,先后编纂和修订出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湘西——红二方面军的摇篮》等党史基本著作,摄制《追梦》《湘西·红色记忆》等电视专题片,组织召开湖南革命老区贡献与精准扶贫等全省、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和《红色湘西——红二方面军的摇篮》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州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率先在全省实现地方志工作“两全目标”。全面完成了第二轮修志任务,《湘西州志》等6部志书先后荣获省级质量优秀奖和省、州社科优秀成果奖;州、县市两级综合年鉴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全覆盖。入选“中国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在全省成果最多、推进最快。我州共入选20部名镇名村志,《芙蓉镇志》《里耶镇志》《浦市镇志》《德夯村志》等4部已公开出版,连续两年应邀参加全国名镇论坛暨中国名镇名村志丛书出版座谈会,并介绍编纂经验。《河溪镇志》《茨岩塘镇志》《双凤村志》《十八洞村志》等4部2021年可公开出版,《沱江镇志》《边城镇志》《塔卧镇志》《拉毫村志》《龙鼻嘴村志》《捞车村志》等12部预计今年底全部定稿送审。
率先组建全国第一个史志图书编纂人才专家库。入库专家62人,整合全州史志编纂人才资源,集中力量编纂史志图书,从根本上破解了史志图书编纂人才缺乏的制约瓶颈,有效提升了编纂质量标准和工作效率。去年4次调度专家近50人次,突击编纂《红色湘西——红二方面军的摇篮》《湘西州扶贫志》等6部史志图书,被中指办主要领导誉为“湘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