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02月21日

长征湘西印记(中)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长征渡口。

红六军团西征(湘赣——黔东)经过要图。

文/图 黎代华

挺进湘西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进攻占领了中央苏区兴国、宁都、石城一线,反“围剿”已无取胜可能。中央截获国民党“铁桶计划”。“湘西计划”已经成熟。

10月10日晚,最高“三人团”下达战略大转移命令,命令中央红军8.6万余人分别从江西瑞金,福建宁化、长汀出发,向于都秘密集结,启动“湘西计划”。

贡水穿于都县城而过,长征渡口浮桥在粼粼水色中微微漾动,渡口两侧高楼充栋,昔日场景已掩进城市的繁华。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屹立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馆、园、碑与贡水共同守护着英雄的魂灵。园中,长征一号火箭模型欲冲天而起,长征书卷徐徐展开。

10月17日,中央红军从于都南渡贡水长征。

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后不久,“湘西计划”被国民党侦知,于是分别在江西赣县王母渡——信丰——安远安西即信丰河(桃江)、湖南汝城天马山——广东仁化城口、郴县良田——宜章——乐昌、广西兴安——全州湘江段设下了四道封锁线,欲歼灭中央红军,阻止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10月21日至11月15日,中央红军沿五岭山脉的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接连突破国民党设在江西赣县王母渡——信丰县、广东城口——湖南汝城、郴县——良田——宜章——乐昌三道封锁线,向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广西兴安——全州间湘江挺进。这时,红军前有湘江拦阻,左有广西军,右有河南军,后有中央军和广东军阀穷追不舍,处境万分险恶。同时,国民党在湖南芷江——靖州——黔阳——洪江一线构筑了第五道封锁线,重兵以待北上的中央红军。

蒋介石令国民党军“追剿”,令粤军、桂军“堵截”,企图在湘江以东“围歼”中央红军。

11月3日,为牵制湘军,红二、六军团进驻湖南龙山招头寨,欲从隆头经里耶进军凤凰。因陈渠珍部“阻剿”改向永顺。11月7日,红二、六军团占领湘西永顺县城。11月13日,红二、六军团接中革军委电示:红二、六军团应深入湖南西北扩大行动地域。11月1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任弼时、萧克、王震、贺龙、夏曦、关向应,择机成立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委。

鄂豫皖省委则根据中央先前的指示、训令召开“花山寨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由河南罗山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由河南卢氏县境进入陕西省雒南(洛南)。

11月24日,红二、六军团从永顺出发,相继攻占大庸、桑植。25日,中革军委电示红二、六军团:坚决深入湖南中部及西部活动,积极协助西方军(中央红军),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应集中在一起行动。中央红军在兴安、全州之间的屏山、大坪、凤凰嘴、界首渡口西渡湘江。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军在新圩、直岭头、界首、脚山铺、咸水一线血战后渡过湘江,军力锐减至3万余人。

如今,为了缅怀血战湘江的勇士,广西全州建起了“湘江战役纪念馆”,兴安建起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湘江战役后,蒋介石迅速在湖南芷江——靖州——黔阳——洪江一线设立第五道封锁线,重兵以待北上的中央红军。

11月26日,红二、六军团按中央电示,创建了以接应、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为目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湘鄂川黔省的党政军机关。

12月5日,红二、六军团继续发动湘西攻势,向沅陵、常德进攻,策应中央红军的“湘西计划”。12月10日,鄂豫皖省委“庾家河会议”决定率领红二十五军创建鄂豫陕苏区,并将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

12月11日,中央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县城——恭城。

通道转兵纪念馆和“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屹立在县溪通道转兵纪念广场的坡头。恭城书院内“通道会议”复原场景李德的席位是空的;原状陈列上李德的椅子向左倾斜。可以想象李德当时怒发冲冠的模样。

12月12日,中革军委在恭城书院召开“通道会议”,博古、李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出席,毛泽东应邀列席。6人围绕红军的行军路线发生了激烈争论。

李德、博古决意执行“湘西计划”,去湘黔边创建新苏区。毛泽东极力主张放弃“湘西计划”改向贵州,去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的支持下,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李德愤怒离席。

中革军委下达“万万火急”即《我军明十三号继续西进的部署》电令,命令红军向黎平进军,寻机北上的“湘西计划”不变。

12月13日,中央红军从通道分两路转兵西进。中革军委发出《我军进入贵州动作的部署指示》:“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会,以便转入黔北”。12月14日,中革军委指示红二、六军团:“我西方野战军已西入黔境,在继续西进中,寻求机动,以便北上,”电令红二、六军团挥师

红二、六军团随后攻占桃源县城,进攻常德,威逼长沙。何键向常德调动或牵制黔阳、芷江、洪江敌人,策应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师蒋介石告急,向徐源泉求救搬兵。何键急令“追剿”中央红军的湘军李觉部十九师、陶广部六十二师、章亮基部十六师回援常德、桃源;陈渠珍部新编三十四向大庸进攻;徐源泉调鄂军四十八师、三十四师、五十八师、新三旅、暂四旅据守湘鄂边;蒋介石命第二十六师驰援,令“追剿”中央红军的李云杰、李韫珩2个纵队4个师进驻湘鄂边。

中央红军向贵州进军,先后在黎平、猴场、遵义、扎西、苟坝召开会议。“黎平会议”放弃“湘西计划”,向黔北进军;“猴场会议”决定北渡乌江,进军遵义。

1935年1月1日至3日,中央红军强渡乌江。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撤销李德“三人团”,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终结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扎西会议”明确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苟坝会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落到实处。

2月19日,鄂豫陕省委在“郧西会议”上明确红二十五军放弃入川,就地创建根据地。

3月28日至4月21日,红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5月初,从四川彰明、中坝、青川、平武出发长征。

6月8日,中央红军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6月26日,“两河口会议”决定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北上。

7月15日,鄂豫陕省委决定率红二十五军主力西征,然后北上到陕甘苏区与红二十六军会师。红二十五军转战西安沣峪口,甘肃渭河、六盘山等地。

8月上旬,中央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与红四方面军组成左、右路军北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8月20日,左路军到达阿坝。8月29日至31日,右路军到达班佑。

9月10日,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第一军、第三军先行北上,并发出《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9月12日,俄界会议决定将军委纵队和第一军、第三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随后,经腊子口抵达甘肃榜罗镇。“榜罗会议”决定陕甘支队进军陕北。

9月15日,红二十五军抵达陕甘苏区永坪镇,次日,同陕甘苏区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会师后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红二十五军成为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先锋队”。

10月19日,陕甘支队抵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未完待续)

--> 2021-02-21 1 1 团结报 c66296.html 1 长征湘西印记(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