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 俊 周名猛
包茂高速公路树耳大桥下,吉首市矮寨镇树耳村静谧地坐落在群山窝里。
阳光明媚,山花烂漫,路边的小树抽出了新芽,小山村里里外外一派春光融融。几名年轻人从村里走出,他们拖着行李箱、拧着大包小包走在宽阔的通村公路上,有说有笑,奔向远方,他们身后的树耳村似乎又增添了一丝丝的落寞。
“村里的产业不是很成熟,年轻人几乎都在外打工,务工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树耳村村书记、村主任石远政告诉记者,全村570多人,在外务工的人数有120多人。
“在修建包茂高速公路时,村里的耕地几乎被征用尽了。前些年,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村里也有驻村工作队,也探索着利用村里的山地,发展水果产业,但是至今也没见效果。”石远政告诉记者,全村目前人均耕地不足0.5亩,村里种植有黄桃、金秋梨等水果,但面积只有几十亩,水果产业最终没能成为村里的“当家”产业,村里也曾想过发展黄金茶产业,但是农业专家测试过树耳村的土壤后,说这里并不适宜种植茶叶。
“树耳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要发展产业,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联系树耳村的吉首市政府领导杨立华在与村里的干部群众交谈中说,“我们树耳村距离吉首城区近,又在峒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矮寨风景区一线内,包茂高速公路还穿村而过,这就是村里发展产业的条件。如今,州、市都致力于推进全域旅游,我们树耳村有这么好的条件,难道就不能从这个角度着手,对接矮寨景区,利用山地资源,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吗?”前两年,树耳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按照旅游公路标准进行了提质升级,并连接到了矮寨景区,村里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水果种植产业失败了,茶叶种植也不行,我们可以结合省、州、市里产业发展的政策,结合树耳村山多地少的实际,发展油茶产业。”杨立华说:“发展油茶产业,并不单单为生产茶油,我们种植上千亩的油茶林,到了花季,高速公路两侧的山头上尽是油茶花,让路过这里的人们欣赏美景,把树耳村油茶林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村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此外,还可以利用油茶林,在村里发展一批养蜂人,生产优质的油茶花蜜。”
不久前,农业技术人员对树耳村的土壤环境再一次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是“土壤中并没有不适宜油茶生长的因素”,这让村里干部群众很高兴。同时,驻树耳村工作队后盾单位之一的农行吉首市支行领导也表示,如果项目可行,后盾单位将全力支持。
春天已经来临,树耳村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梦是时候起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