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04月15日

立志基层,给青春一个不悔的理由

袁建华(左一)在走访村民。 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吴正凯

23岁的他,敦厚纯朴,像一枚饱满的种子,在苗乡的土地上发芽、开花,散发出缕缕清香。

23岁的他,风华正茂,似一粒动情的笛音,于苗寨的山水间回旋、跳跃,撩动着韶华之韵。

23岁的他,春风满面,以令人佩服的勇气,肩扛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积极投身于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在基层之路上铿锵前行,走出了青春的别样精彩,

他就是保靖县水田河镇中心村大学生村主干袁建华。

逐梦前行,为民服务

“我是农村长大的人,打一进入大学,就梦想着毕业后回家乡,帮助父老乡亲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平淡朴实的话语中充盈着泥土般清香的气息。

2019年6月,告别大学生活的袁建华,放弃了与同学去浙江沿海城市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保靖县,经选拔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村主干”,被分配到该县水田河镇中心村。

上任伊始,第一次与村支书走访群众时,袁建华发现摆在其面前的首道关卡便是语言关。对于他这个一点不懂苗话的“门外汉”而言,听之于耳有如听天书一样艰难。

中心村地处水田河镇苗族地区的核心区,也是保靖黄金茶主要产区之一,辖16个村民小组622户2159人,是苗族聚居地。

平时,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皆用苗话,虽然有时与“外人”用汉语交谈,但带有极重的苗音,不熟悉的人总要几遍才能弄明白。

选择了服务于民之路,首先就得快速地适应新环境。为了尽快掌握这门“外语”,袁建华一有空闲就与本地村组干部学习,把苗话的短语用汉字谐音写在笔记本上。晚上躺在床上,也要用手机向曾在苗族地区工作生活过的叔叔讨教一些苗话及苗乡的风土人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一个月时间,袁建华就可以用苗话与村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

一个月下来,他也完成了对全村10个自然寨622户的入户走访调查。哪些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户,哪些农户有多少亩黄金茶产业,以及挑葱会等苗族传统文化节日,他不需要翻开笔记本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当然,这样的“工作速度”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为此,他走烂了那双心爱的篮球鞋、左脚踝关节扭伤一次、成功“减肥”近10斤、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看望疾病缠身的父亲……

脚踏实地,真心所及

“我认为,只要有一颗为老百姓做事的心,就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袁建华的语言直白、简单,却有着铁一样的真理。

初到村里时,部分村民不是很看好这位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年轻人,甚至有人议论他是来“混些日子”就要走的。袁建华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让大家相信自己。

如今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乡村振兴的步伐离不开互联网的助力。但村支两委成员大多数对电脑、手机的操作不是很熟练,所以,他就自然而然担负起村“互联网+”信息员的任务。

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全力投身于村里的信息服务工作。时常入户了解民情,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各种信息,为老百姓在保靖县新开发的电子政务平台上办理各种业务,当起了群众的“知心人”。

于是,起早熬夜便成了常态化模式。白天走访村民,遇上农忙季节,他就赶往田间、茶园,一边帮助村民劳动一边与之交流。晚上就把所搜集到的“民意”汇总,再整理分类,建立一套详细的信息台账。

保靖黄金茶是中心村的主打产业,全村有黄金茶园1700多亩,是水田河镇最大的黄金茶产区之一。一到开春,黄金茶即将采收时,袁建华就开始忙碌了,上网搜集茶叶销路、联络外地茶商等,及时把各地茶叶市场的需求信息反馈给茶农们。

在湘西为民群里对老百姓的各种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这也是袁建华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

一天上午,一位姓石的村民在湘西为民群里咨询有关补贴资金的事,由于当时忙,袁建华没有看手机而未及时解答,从而引起了该村民在群里发了一连串的“牢骚”。中午看到信息后,他立即给该村民打电话,就补贴资金一事作了详细的解答。

“太谢谢你了。”事后不久,石大哥按时拿到补贴款后,在群里发一番感谢之词,并逢人就夸袁建华是一个好“干部”。

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时常以拉家常、知冷暖、增感情的互动,真心为村民们办实事,袁建华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直到今天,没事的时候翻一下中心村的湘西为民群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随时随地为老百姓服务。

见招拆招,迎难而上

“在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就必须肩负起党员的担当与职责,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 2019年10月5日,袁建华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而至,笼罩在中华大地上,这也给中心村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和一定的风险。

大年初三,袁建华主动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提前结束自己的休假,告别家人,早早赶回了村里,协助村支两委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在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并进行消毒,在集市上张贴防控疫情的标语,对“外来人员”和“涉外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登记上报。春节期间,正是农村里举行结婚、新居落成之喜的好时节,对原本定下的“红事”进行劝解,也是他的日常工作。

正月初五,是村民梁洪门的大喜之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一时慌了神。因为婚宴所用的食材在年那边就已经采买完毕,况且给大部分亲朋好友也呈送了喜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一筹莫展、进退两难,全家人商量后决定婚礼如期举行。

“肯定不能在这‘特殊期’举办了。”村支两委讨论后,袁建华主动要求与村支书向洪军上门去梁洪门家里做工作。经过一番大道理、小道理的详细解释,最终,梁洪门明白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果断地推迟了自己的婚礼。

“小袁,这段时间你成了‘国宝(大熊猫)’啦。”在疫情防控期间,村民们看到他每天顶着个黑眼圈,以至于村民们见着袁建华就会开玩笑,这玩笑,洋溢着对他工作的一种认可。

湘之岩下,一片片茶园井然有序的坐落在中心村河边,落日余晖里,三三两两的百姓在茶园里忙碌,面对如此美景,袁建华站在茶园里眺望远方,守护希望。

--> 2021-04-15 1 1 团结报 c69124.html 1 立志基层,给青春一个不悔的理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