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05月06日

儿女回了村 “啃路精神”在延续 合力做民宿 “悬崖苗寨”谋振兴

“啃路精神”在延续

合力做民宿 “悬崖苗寨”谋振兴

本报讯(记者 顾勇兵 龙 捷)5月5日,四面临崖的吉首市矮寨镇家庭村迎来了大喜事:由村支两委成员和4名返村大学生筹建的吉首江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整合15户村民闲置房屋发展民宿经济。老支书秧顺千笑得合不拢嘴:“我们这一辈修通了村路,后生们现在合力做民宿产业领路村子振兴,都是‘拓荒牛’!”

家庭村是一个苗族聚居自然寨,共85户329人。苗寨位于700多米的高山台地上,四周多为悬崖峭壁。“那时,肩挑手抬,用锄头、钢钎、铁锹等工具在悬崖与大山间‘啃路’,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秧顺千回忆,村里于2002年开始修路,至2010年投入58000多个义务工,修建了一条近6公里的毛坯路,后在省、州、市、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修通并硬化了村路。“有了路,村里的生姜、茶油等农副产品变了现,苗鼓、苗歌、苗武等民族文化也有了市场。”现任村支书秧志银说,在“精准扶贫”春风吹拂下,村里有了上百亩水果园,发展了上千亩油茶园,还有了20余名非遗传承人,曾经落后的小苗寨走上了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全体村民如期实现了“小康梦”。

振兴之路,人才尤重。秧志银打起了村里在外就业大学生的“主意”,闲时常与秧梅开、石远传、秧官进、石梅英等人联系,聊年少趣事,聊村里变化,引导他们为村里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村子出口就是矮寨特大桥和吉首德夯风景名胜区,我们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应该大有作为。”今年30岁的秧梅开,从湘西职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在长沙一大型商场做销售,月工资上万元。2017年,她毅然返回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和苗族服饰店,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今年24岁的石远传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在河北一家公司上班,今年也回到了村里。他认为,老一辈“愚公移山”打通了“致富路”,年轻一辈也该为村子振兴尽一分力。

“抓住全域旅游良机,发展民宿经济,是村里现阶段发展的一个突破口!”秧志银说,村支两委成员和返乡大学生发起成立的吉首江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吸纳农户以闲置房屋使用权作价入股,村集体占股20%,以住苗族民居、品苗家美食、体验苗族非遗文化为主要经营范围。

“五一”小长假,该公司整合投入试营的20多间民宿被预订一空。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秧志银等人计划,融合民族传统文化、农耕文化,走出一条民族文化引领、乡村旅游带动、生态农业推动的发展路子,带领全体村民参与受益,实现苗寨振兴。

--> 2021-05-06 1 1 团结报 c69967.html 1 儿女回了村 “啃路精神”在延续 合力做民宿 “悬崖苗寨”谋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