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八十五师在板栗园被伏击,谢彬战死。蒋介石电令陶广纵队火速入鄂西收容八十五师残部。此电令又被红军截获。1935年8月7日,红二、六军团还获得在招头寨的陶广纵队十个团2万余人奉令向龙山县城开进的信息,决定在其必经之地龙潭岩设伏予以歼灭。
狡猾的陶广、顾家齐、周燮卿不肯上钩,率部共十个团,绕道可立坡,欲从湾塘渡河,与驻来凤县的徐源泉部会合。红军侦知国民党军队的行动,速将埋伏在芭蕉坨的部队向湾塘岩坝一带移动,令红军分三路向陶广部逼近。8月8日上午,正当国民党先头部队开始渡河时,红军赶至拦截。战斗从高寨打响,红军从东北居高临下,向西南压缩推进,敌人且战且退,龟缩于小河一带。
国民党派来飞机援助,但因树木遮掩,烟雾弥漫,敌我难分,炸弹尽投在国民党军队的头上。被打得晕头转向的国民党军恼羞成怒,见人就抓,见财物就抢,见牛就杀,群众深受其害。红军十分同情群众,煮饭同群众一起吃,衣被被抢去的给以衣被,号召群众参战,宣布所获战利品除武器弹药外,谁缴获归谁。群众素恨国民党军,不少人踊跃参战。红军愈战愈勇,敌人越打越孤立。战至当晚,共击溃敌军十个团,毙敌300余人,俘敌300余人,缴获枪3000余支。
芭蕉坨决战是红二、六军团历史上一次性投入部队最多、战略效果最好的一次战斗。当时,红二、六军团投入了近2万人的兵力——这是红二、六军团当时的全部家底。而国民党陶广纵队十个团2万人左右,与红军也是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时逢酉水陡涨,敌兵不少人淹死在酉水河中,敌纵队司令陶广带领仅剩的70余残敌逃离湘西龙山县,进入鄂西来凤县城。
芭蕉坨决战后,红二、六军团由被动防御转入主动出击,湘鄂两省国民党军由进攻转入防御,迫使蒋介石放弃了利用湘鄂两省军阀消灭红二、六军团的计划。至此,湘鄂川黔苏区军民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州委党史研究室供稿,文字部分节选自《红色湘西——红二方面军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