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卓坤
从执法大队队长到村支书,犹豫的他因为听了父亲的一句话,毅然踏上进村的路途。
面对满怀期待的乡亲,才31岁的他鼓励自己,一定要当好产业的拓荒牛!
他就是泸溪县武溪镇朱食洞村新任村支书杨志华。
(一)
朱食洞村是泸溪县武溪镇距镇区最远的行政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全村共计515户1789人,被几座大山划分为6个村民小组,全面脱贫前光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18人。2021年1月,武溪镇党委、政府决定委派杨志华担任朱食洞村村支部书记,而那时作为武溪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的杨志华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偏要选我去朱食洞村担任村支书?!
原来朱食洞村刚脱贫,经济基础薄弱,各项指标恰恰在脱贫线之上。为此,武溪镇党委决定为朱食洞村村委注入年轻的血液,带领村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然而朱食洞村地处偏僻,外出务工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村支书人选几经更换,始终无法确定下来。最终,镇党委将目光落在了杨志华的身上。
从镇上到村里,从行政干部到村支书,这突如其来的重担让杨志华心里满是犹豫。此时,杨志华的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态,于是把当年从外地转入原李家田乡林业站(现朱食洞村为原李家田乡政府所在地)上班的经历告诉了他——那时,刚去李家田林业站上班,没地方吃饭、睡觉,正是村民们“今天吃我家,明天睡他家”的淳朴情谊,让他这个“外来户”得以快速安定下来……
听了父亲一席话,杨志华第二天一大早就收好行囊,踏上了前往朱食洞村的路途。
(二)
“刚到村里,今天谁家的羊丢了找我,明天谁家停水了也找我,大事小事都找我,我成了‘跑腿一族’。”初来乍到的杨志华对于那种事事找书记的节奏非常不适应。
但是做着做着,他慢慢习惯了。当然,在他心里,产业和发展才是关键词。
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宣告我国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杨志华看到了村里发展的出路,于是他每日蹲守,跑遍了全镇,乃至全县各单位、部门。当时,原来的同事对他的印象从一名执法严谨服务热情的暖男,变成了什么都要的“要不完”——“要政策、要钱,要技术……”
面对同事的戏谑,杨志华微笑以对,他清楚,只有自己“要”的脚步不停下来,朱食洞的经济才能搞上去。
现在,朱食洞村的1500亩脐橙种植基地的树苗已有一人高了,260亩猕猴桃也开始挂果了,被割了一茬的烟叶已经被收走了,全村的6个合作社已经挂牌运行,合作社养殖的50亩稻花鱼、150头猪和种植的20亩大棚辣椒已经让村民受益。
(三)
提起杨志华,村里的老石打开了话匣子。
老石原本是朱食洞远近闻名的因病致贫的特困户,子女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的两亩良田仍旧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今年六月的一天,晴空万里,村民们忙着晒稻谷。谁知,转眼间一团黑云迅速向村里靠近,眼看就要下雨了,在村部楼里值班的杨志华马上朝老石家跑去……照顾老石的生活生产,早成了杨志华的工作常态。
“上次,我卖菜收到50块假钱,回来我到杨书记那抱怨,他安慰了我好久。后来,我都走了,谁知道他追上来补了200块钱给我……他还讲,家里缺人手就找他,孩子们在外打工不容易,家里没事他们才放心……还是共产党好,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好的村支书、这么好的政府干部。”老石朝着杨志华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9月,朱食洞村出现了短暂的季节性缺水。
杨志华跑到县里,争取到了县里和镇上的支持:镇上每周为村民运送一水罐车的饮用水。每到供水日,杨志华都会守候在蓄水池旁,只要听说谁家没能供上水,就将干净的饮用水送进谁家。
看到村民的生活用水得到了解决,杨志华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