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全媒体记者 陈生真 通讯员 杨洁 吴有丽)“院落会”“送学上门”“线上+线下” 配合学……连日来,吉首市将学习贯彻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宣传宣讲活动,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目前,该县已开展宣讲120余场,受教育群众15万余人次。
“土味”宣讲接地气聚人心。10月15日,该市召开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会,以视频形式开到村(社区)一级。集中学习结束后,该市市级领导、各级各单位负责人和市委宣讲团迅速深入分管部门和包联村(社区)开展宣讲,将讲理论、讲政策、讲实际相结合,在深入辅导解读的基础上,突出与基层群众交流互动,让学习贯彻州党代会精神入耳入脑入心。
“情味”宣讲有温度暖人心。该市进一步创新宣讲形式,在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开展常态宣讲的同时,广泛开展“送学上门”,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朴素语言走进农家小院、走到田间地头、走向工厂车间。积极探索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村响大喇叭,构建市、乡(镇)、村(社区)三级上下贯通的智能云广播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理论宣讲”矩阵优势,利用微信、网站、“美丽吉首”APP等平台开设专题专栏,打造“互联网+”为理论宣讲的新兴阵地,通过线上宣讲与线下宣讲、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相结合,将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鲜味”宣讲冒热气有人气。乾州古城翦伯赞故居里,一张张黑白斑驳的照片;黄永玉捐资修建的“画桥”上,一件件生动形象的剪纸作品……市委宣讲团在深挖本地红色资源的同时,融入新思考、新感悟,呈现“新形式”,用“鲜活”的语言,将深刻理论的“大道理”转化为家长里短的“小故事”,聚焦农村公交、全民抗疫、高铁开通等新鲜事,瞄准群众需求,反映百姓呼声,将州党代会精神体现到身边故事、生动案例里,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