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石 健
寻秋路上,一头撞见德茹。
1
偶遇这个苗族小村庄时,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
秋季本是明净沉实的季节,秋雨更是把河中巨石、树木舟桥、山中人家、远山近岭洗得清清爽爽;雾岚正在山间升腾,环绕山岭辗转腾挪……雨后看山,真是一种幸福。
走下河坎,能看见岸边石头草叶的微光,能看见河水千变万化流动着的肌理;立于河岸,自河中生起的风迎面而来,填充了内心的荒芜,涤荡了心灵的蒙尘。
小桥、流水、人家,青山、田园、绿野……与湘西所有村落一样,构成德茹的,也尽是些日常的元素,但这个位于吉首市矮寨镇内、立于峒河上游之畔的小村庄,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人类语言的贫乏和虚弱,哪怕我只是试图描述它的一片浅滩或是一角山隅。
通往河对岸的桥,虽为水泥钢筋所造,但以河中天然大石为基,顺着河势自然屈曲向前,因而亦有古意趣味,与这方山水相得益彰。立于桥上,但见山高水阔,但觉物我两忘。
2
忽见一对苗族老夫妇推着满车玉米,行桥而来。我拦下他们,以闯入者的好奇与无知打听关于村庄的一切。
两位老人骄傲地说,以前这里并没有桥,正是儿子石美光见到来德茹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为方便游客,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家乡,于是提议修一座桥、建一所农家乐。全家人一合计,说干就干。2019年9月,石美光出资、德茹村民免费出工,半个月后,桥便修好了。
人行桥上,如游画中。有了桥,人们可与德茹山水亲密接触了,打卡的人更多了;桥,便成了“网红桥”,而河对岸那座立于田园之中的小院,也便成了“网红桥农家乐”。在这小院中,在这山水间,可煮柴火饭,可吃土鸡鸭,可烹茶赏月、聊古今事。
石美光的抖音记录了德茹四季美景。他特别喜爱晚霞照耀下的德茹,他说:“黄昏时,看看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德茹,看看家乡山边的那一抹晚霞,就能排解乡愁。”
3
随着大兴寨水库的修建,被网友们赞誉为“小桂林”的德茹终有一天会沉于水下,想到德茹之美渐行渐远、眼前的风景即将消失,我的心底生出一些疼痛。
石美光安慰了我。这位43岁的退役军人仍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他说大兴寨水库蓄水完工至少要到三年以后,他会好好珍惜这段时间,做好农家乐、修复村里的水车石碾,努力建设更美的德茹。将来搬迁,他会到半山腰上打造新的风光,给世界呈现另一个美丽的德茹。
德茹山水殊胜、人情温暖;
德茹似宋代水墨山水,又似唐代青绿山水,又或是兼备前者的淡雅与后者的浓郁;
德茹就像我喜欢的秋天——秋天是一个既包含了夏天、又包含了冬天的季节,德茹和秋天都是独立的,却又更加饱满、丰富。
4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个故事。途中的山水风物、风俗人情、所见所闻,有在计划之中的,也有回环曲折、伏笔暗藏,完全在意料之外的。
在036县道转角处遇偶德茹村,便属于后一类旅行、后一种故事。
有些风景,不赶着去看,就没了;有些人儿,不抓紧去爱,便老了。
去了,见了,爱了,便永远都在,便永远不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