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继东 通讯员 刘让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省党代表、州民族中医院党委书记彭云正在认真分析整理调研资料,进一步完善向省党代会提交的一份高质量的建议。
作为医疗卫生界的党代表,彭云说,湘西自治州作为全省唯一一个民族自治地区,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是“矮寨不矮 时代标高”的创新地。湘西州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极具优势和潜力的医疗资源。加快民族医药创新提质发展是落实“三高四新”战略重要抓手,是提升民族地区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支撑,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路径。建议省里加大对民族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我州丰富的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放大民族医药优势,推进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民族医药产业,提升民族医药供给水平。把这一极具优势和特色的民生事业传承好、发展好、应用好,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贡献湘西民族医力量。
据介绍,湘西州民族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近年来,湘西州抢抓国家重视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机遇,多措并举、主动作为,着力变资源优势为医疗优势,积极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出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为全州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在优势资源研发应用上,充分发挥丰富的动植物药物资源和厚重的科研文化资源优势,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整理出版民族医药专著60余部,在国家层面发布土家医药标准43项,临床推广应用10余项省级专长绝技、80余项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为繁荣民族医药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