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11月08日

喜见老家通公路

廖岩水

喜见老家通公路,天翻地覆慨而慷。

我老家岩板枪寨在泸溪县合水镇踏虎村的高寒山地,背靠一个大山坡,左右各环一个狭小山坡,面向的是高低俯就的大小山峰和星罗棋布的土家苗寨,远观如三面有如一面敞口的坐椅,十几户人家呈梯状位列其中,视野开阔、气势恢宏,更兼寨里寨外树木林立,实是一个风景优美之地。

过去,寨里不通公路,连接外界都是蜿蜒盘旋的羊肠小道。寨下的墟场看似近,真要来回得爬坡过岭,要两个多小时。加上劳动、农产品卖出去都靠肩挑背驮,就连每天的生活用水都须去寨下挑,人们生活非常艰难。因此,盼望公路通到家门口,成了寨里代代人的梦想。

1998年,岩板枪寨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决定采取“路段分摊、劳力自出、费用自理、所占地方不予补偿”的方式,自力更生修一条三公里的通寨公路。消息传出,一片惊呼:“岩板枪寨总共五十几个人,还敢修公路?”

岩板枪寨人说干就干。寨里选出了廖昌清、廖胜金、廖胜书等7个带头人,没有技术员,几个带头人就顶着太阳,手持砍刀,在荒山悬崖上披荆斩棘、踏勘线路;没有外援,就一家一户分几段,各自用砍刀砍刺、用锄头挖土、用钢钎撬岩、用筲箕倒土石;没有时间,就硬性规定家家户户天天派人上工,连墟场都不准赶,务必完成各自的任务……

开工初期,正值农历六月,烈日曝晒,工地偏偏无树无荫,却没有一家不参加。当时,我放暑假回家正有空,为帮自家完成任务上了工。

上工了,工地上寨民战天斗地的干劲和热火朝天的场面,深深感染了我,这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践行啊!虽然,我们的劳动方式很原始,但我们有敢想、敢干的精神!

当然,修路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路程有一段在悬崖峭壁上,全靠寨里力量。所以修了一个夏天后,秋收来了,寨民忙着秋收各种活,修路之事就搁浅了。过了年,再组织就人心散了,一家看一家,你家不出工,我家也找理由怠工。如此恶性循环,修路停工了。

几个带头人聚在一起商议,最后达成共识:再苦再难,也要团结寨民,并寻求外援修通路!几个带头人白天忙完自家活,晚上就一头扎进寨民屋,苦口婆心做工作;遇上赶场日,就找到镇、村干部作汇报;逢年过节,在外工作的人员回来了,就一起上门求帮助……

就这样,寨民的心收拢了:各家各户又派人上工了。养猪大户廖胜铁主动腾地方,作为施工人员休息地;年近五旬的廖胜玉主动承担了联络员工作,无偿负责修路的物资采购、信息传达等事务;廖胜金、廖文鸿等帮寨里写了《请求援助岩板枪寨修通寨公路的报告》,分别呈报给村委会、镇政府等;在县里工作的人员想办法弄来了工具物资,由退伍军人廖文金专程运回来,帮助寨民开山劈岩省了不少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主意的出主意,前前后后历时17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15年,终于把一条长达三公里的毛坯路通到家门口啦!

有了这条毛坯路,岩板枪寨人出行比以前方便、省事多了,大家喜上眉梢,乐得欢啊!

高兴之余,岩板枪寨人又开始向往了:如果小车也能开到家门口,那该多好啊!向往之后,岩板枪寨人摇头叹息了:没有几十万来硬化,小车哪能开到家门口?如果没有国家来投资,寨里哪出得了!

了解到这个情况,在县里工作的寨民就积极向泸溪县相关部门汇报、请各级领导到现场看、找专家出主意,获得了重视和支持:泸溪县扶贫开发办、交通局、林业局等先后投入100多万元,2015年开始动工,将岩板枪寨原修通的毛坯路扩宽、拉长、挖通、硬化至同组的王茅枪寨和怀化市麻阳县营盘村,连通了几个村寨,并在路边栽上紫薇、樟树、桂花等树,优化、美化、亮化了通寨公路,帮助岩板枪寨圆了通车梦!

2020年,公路修通了,岩板枪寨人以前需要爬山过岭花费两个多小时的路,现在开车,只要十几分钟就到了。自产的农产品可以用车拉去卖,也有生意人上门来收,还有生意人到田间地头下订单的,反正有货不愁销了。积极组织、参与和支持寨里修路的寨民廖岩水,全家先后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全国妇联评为湖南省“最美家庭”和“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团结报》专版介绍了他的事迹……

附近的各村各寨的村民,为看新鲜,开车来的,走路来的,经常不断人。在这条宽敞的公路上走了、看了,好评如潮:“岩板枪寨人齐心,前前后后修了22年,硬是把路修通了!”“岩板枪寨修路的成功,是乡村脱贫攻坚的成功,也是乡村振兴的成功!”

通寨公路修成通车了,岩板枪寨幸福满满、喜气飞扬!

--> 2021-11-08 1 1 团结报 c79379.html 1 喜见老家通公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