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英
在花垣县吉卫镇双排村,有这么一位年过七旬且有着50年党龄的老大爷。他用亲民爱村、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风雨兼程、精耕细作,像风雨中岿然不动的“磉墩岩”一样,在岁月长河里树起一座共产党员的巍峨丰碑,他就是老党员石维成。
乡情脉脉 他是村民口中的“老大爷”
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石维成1943年生于双排村,自幼好学,对苗药颇有研究,得一手好医术,时常到山上采药为村民无偿治疗。说起治病,村民龙金满眼里充满了对石维成的感激。他告诉笔者,双排村地势较高处于花垣高寒地带,自己患风湿病多年,常常发作,痛苦不已。这些年来是石维成在山上采集草药给自己治疗,现在手脚活动自如,身体好多了。2018年的一天,石维成为给村民治病独自上山采药不慎摔伤致颈椎骨折,在医院治疗两天后才苏醒过来。
在村里他总会与遇到的村民主动打招呼,聊上几句。因为在村里享有一定威望,很多村民都会找他帮忙办事。“只要石大爷在场,不管遇到多么困难的事,他都能和大家一起想办法摆平。”村民龙昌银说道。
兢兢业业 他是村民眼中的“老黄牛”
1970年入党,光荣在党50年。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石维成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石维成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常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同事们的称赞,并先后多次获得优秀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退休不褪色,而今他依旧积极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在田间地头,在村道沟渠旁总能看到他打扫卫生的身影。特别是今年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他积极响应村支两委号召,踊跃参与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的研究。村支书钱淑珍颇有感触地介绍道:“石老这么大年纪了还经常和我们一起讨论村里的发展建设,直到深夜才回家。他的这种无私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干部。”人居环境整治以来,石维成也常常同年轻人一起打扫村道、制作竹篱笆、搬运石头砌花坛等。虽然年纪大,干起活儿来一点不含糊,他的一举一动,村民都看在眼里。
在石维成的带动下,全村从变“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要我建”到“我要建”。为村人居环境整治得以一盘棋持续推进,“空心房”整治、抛荒地覆种在全镇率先清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十年一日 他是村民心中的“贴心人”
石维成把对党的忠贞不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率先拆自家20余米的实心围墙,也是双排村实心墙的首拆。尽管受到家人的阻挠,石维成安慰家人道:“我是共产党员,不管什么事我都得先上,必须服从组织,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只要大家好,牺牲个人的小利益是值得的。人居环境整治也是一样,要搞好环境卫生和发展建设,党员干部必须要先行,从自家庭院开始,从所有村组开始,真正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拆墙我必须先拆”。
今年上半年村里计划修1300米灌溉沟渠,因资金短缺,结果只修成800米。沟渠一旦引水就会持续源源不断,800米处无荒芜的土地排水只能排入农田之中,很多村民都不愿把水排向自家农田。村支两委找到了老党员石维成,为了全村人的利益,他同意把水排放至自己的农田中。每每一想到石维成家十多亩农田受损这件事,村主干麻昌金就觉得十分愧疚。石维成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对家人他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位共产党员的决心最终得到了家人理解。顺利完成双排村实心墙的首拆,一些观望的村民也相继拆掉自家实心围墙,加入到家乡的建设中。
如今的双排村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干群关系融洽,朝气蓬勃,处处充满诗情画意,擦亮了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成了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古稀之年的他仍初心不改,热爱家乡、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他希望通过对平凡小事的坚守,给村党员干部做好榜样、为村民做好表率,凝集干群合力,持续为建设美丽、宜居、幸福新双排贡献光与热。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无私奉献精神历久弥新,石维成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默默耕耘,让老党员的能量熠熠生辉,他以“平凡”之举铸时代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