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寿
同桌的你
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吉首县万溶江公社小溪桥大队,有一所不起眼的小学,学校名为“先农坛”。男生杨和、女生张芳,就读于此。巧合的是,两人从一年级起就是同桌,且双双成绩优异。
更巧合的是,后来,两人一同考上吉首县二中(现在的州民族中学),并一同进了高中八班。高中毕业,两人又同时被湖南大学录取。只是,杨和在文科班,张芳在外事班。
两人都来自农村,能读大学是件非常光彩的事情。两人也深知肩上所负的责任,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由于学习刻苦,每次期末考试,两人的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尤其是张芳,对英语有着超人的天赋。
时间一天天流逝,人亦一天天长大。转眼,杨和已是一米七五的大小伙子。而张芳亦长成了个大姑娘,有着秀丽挺拔的身姿,苹果似的圆脸,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一路走来,青春期的两人渐渐萌生了爱恋。
奔赴战场
一九七九年春。
越南妄想在亚洲称霸,把中国视为“头号敌人”,大肆驱赶在越华侨,屡屡在中越边境制造无理事端,多次打伤我边境军民。中越关系急剧恶化,中国边疆的和平、安定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那年春季,我国发布了春季征兵训令,号召“广大适龄青年,包括在校大学生,响应祖国的召唤,积极报名应征入伍。”
通知晓谕大江南北、各个基层农村。杨和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地找张芳商量,说:“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际,我想报名参军。”
张芳毫不犹豫地表示“全力支持”。
得到张芳的支持,杨和心里很是高兴,猛一把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双双甜甜地钻进了被窝……
因杨和身体健壮、学历高,很快便被部队录取了。接到应征入伍通知书后,他急忙将这一喜讯告知了心上人张芳。两人约定,不管多忙,一个星期必须来一封信。
很快,杨和便到了云南边境军营新兵连。他第一个把信寄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心上人。而张芳看着来信,心里却是五味杂陈。她既为杨和高兴,又为自己担忧。原来,近来她特别喜吃酸食,而且那个讨厌的东西,已经一个多月不来烦人了,她心中隐隐有了莫种预感。
新兵连的训练学习很快结束。为了严守军事机密,部队要求任何人不得书信往来。在铁的纪律面前,杨和只得暂时中断与心上人的联系。
很快,杨和所在连队便开赴作战前沿。
战火情缘
杨和所在连队担任的是突击与穿插,群炮火力过后,就是他们的任务了。他们连队的身后,是一支英姿飒爽的女兵抢救队。
战斗打响,铺天盖地的炮火后,一片狼藉。群炮火力半个小时后,马上就是杨和连队行动了。可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枚炮弹,从越军阵地迅速地飞向杨和的潜伏地。
说时迟,那是快,一个女兵奋不顾身地扑向杨和。无情的炮弹炸响了,顿时周围一片烟雾。等杨和从炸响中醒过来,发现身上的战友已是奄奄一息,血肉模糊,他不禁大叫起来:“快来救人!快来救人!”
女兵抢救队迅速将这名女战士放上担架,向战地医院飞奔……
战役很快结束,我方以一定的伤亡代价,赢得了胜利。
杨和在休息时,总会想到那一瞬间的炸响,想起那个姑娘奋不顾身的举动。他深深地知道,这名女战士,是为了保护他才受伤的,是她用她的命保住了自己的命,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现在救命恩人生死未卜,无论怎样,他都必须找到她。为此,他向连部请了假。
救杨和的女兵,是湖北武汉人,也是一名大学生,姓卞名云,芳龄二十一,入伍一年零三个月。由于她在部队表现好,护理技术进步快,被分配到战地抢救队。她被送进战地医院时已不省人事,后经多方抢救,才保住了性命,但仍在昏迷之中。
杨和提着水果,很快到了战地医院。询问得知,那名救他的女战士在外科三零八病房。他来到病房门口,轻轻敲门。一名女护士开了门。杨和进去后向女护士敬了个军礼,并将自己的来意向护士作了说明。护士听了,才知道卞云是为了救他才失去了双腿的。护士告诉他,“卞云已被抢救过来,但还在昏迷之中,她将永远站不起来了。以她现在的状况,亟需一个服侍人”。杨和听着护士的话,眼睛湿润了。他对护士说:“你休息一下,这儿由我来照看,有情况,我会立即叫你。”
杨和找了一把椅子,轻轻坐在卞云的床边,静静地看着昏睡的恩人。他看着,想着,对这位陌生的女兵,肃然起敬。他知道,自己以后的生活将丰富灿烂,而她怎样才能生活下去?突然,一个念头在他的头脑中闪现:必须对她后半生负责,只有这样,才不愧于她。
主意拿定,杨和马上起身回连队,向连长说明情况,求得连领导支持。
回连队的路上,杨和想起了家乡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想起了两人曾经的山盟海誓……想到张芳,杨和的内心又开始动摇。一路上,他不时地从口袋里取出香烟,大口大口地吸着……两难决断的内心,备受煎熬。
罢!罢!罢!只好委屈张芳,他痛下决心,从此与她断绝往来,让她认为,他在前线牺牲了,而暂时的伤痛后便好了。
主意已定,杨和将自己的想法,全盘告诉了连长。连长听了他的话,说:“你知恩必报,是个有担当的男人,我支持你。只是,你想好了,这一决定,你将失去你的美好前程。”
杨和说:“我将终身无悔。”
就这样,连长批他三个月长假,让他专心照顾卞云。
话说卞云醒来,立即在身上摸这摸那,她发现腿没了,开始发疯似的狂叫:“我怎么能没有腿!”无助的护士唯有上前将她紧紧抱住。
卞云也是一个普通人,遇上这事,一时如何能接受?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健壮的身体啊。
护士与卞云就这样抱着,渐渐的,哭声由大变小,慢慢地停了下来。护士抚摸着卞云的肩膀,开导地说:“别多想,首先,政府会给你一定的优待照顾,政府不会不管的。按我们农村人的话说,水到眼前自开沟。你是英雄,是个好心人吧,好心人必有好报的。”护士的话让卞云明白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她必须好好打算打算。
杨和这时来到病房,向卞云敬了个军礼,说:“卞云同志,是你救了我,感谢的话,我就不用说了,你以后的日常生活,全由我照顾。”
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卞云与杨和越说越觉得亲近,对这位健壮帅气的军人,开始打心眼里喜欢。通过几个月的观察,她得出结论:杨和是真心对她的。她开始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就这样,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在杨和的昼夜守护下,卞云的伤势一天好似一天。
这天吃完早餐,看着杨和为自己削苹果,她试探地问:“杨和,我现已是一个废人了,你照顾我一辈子不后悔?”
杨和平静地说:“不后悔。”
卞云不再说什么了,甜甜的一笑以示回应。
很快,两人的结婚报告批下来了,部队首长为两人在战地医院举行了婚礼。
十多天后,退伍通知书送达。卞云属特级残废军人,部队按规定将抚恤金发放到她的手中。按部队的规定及考虑照顾卞云的情况,部队破例为杨和发放了一定退伍安置费。杨和自知不能同卞云回到家乡吉首,便与卞云回到了卞云的家乡武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