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11月23日

刘年诗歌情感里的两个湘西

罗 虹

我是一名文史工作者,很喜欢刘年诗歌简洁明快、奇特瑰丽、直击心灵的力与美,觉得是一个行吟诗人追求诗性生存的心灵秘史。在这里,我谈点对刘年诗歌的阅读体会。

刘年的诗人征程是从湘西开始的,作为故土,湘西也是刘年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湘西土匪》是我读到的刘年的第一首诗,这也是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一首诗。可以说,湘西是许多读者认识刘年的第一扇窗口。在这首诗里,刘年从土匪这个独特的角度,用野性和自然人文美定位了他心目中的湘西,也传达了湘西给自己的诗性滋养。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他把可作压寨夫人的对象,从具体的人修改为晚上的梅影,完成了从野性到古典的升华。这些年来,刘年创作了《哦,湘西》《湘西船歌》《水歌》《猛洞河》《酉水赋》《沅水谣》《永顺城》《王村》《湘西辞》等一系列直接吟诵湘西的诗歌,表达了融入血脉中的具体可感、悲怆、野性、灵动、温暖、美丽的湘西。我个人体会,刘年的诗歌情感里有两个湘西,一个是美丽灵动的湘西,一个是孤独悲凉的湘西。

在头一个湘西里,刘年表达了类似于对母亲或者姐姐的眷恋,以《哦,湘西》组诗为例,那里有母亲的温暖、人情的醇厚、童年的纯真、野性的热爱、善良者的慈悲、亲情不再的疼痛,等等。在后一个湘西里,刘年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生命尊严的追求和救赎。这以《永顺城》为例,那里曾留下作者在内心孤独和世俗荒凉里对自我的寻找。刘年对湘西带着浓烈主观色彩的描述,实际上是在写一个超越湘西地域的时代风貌,写出了物质时代追求诗性的人们的一种共同的感触和生存状态,写出了他在世俗生活里的失意、愧疚、孤独和恐惧,表现了现代化进程带给湘西的那些现实冲击。两个湘西在诗性中达成统一。湘西是刘年行吟人世最初的来处和心中最后的归宿。这一点,他在《湘西辞》里表达得很充分,他对命运把他的童年放在湘西是感谢的,他对命运把他的老年放在湘西是祈求的,湘西在他的心灵里像那些群山之上柔软的云,湘西教给他生命需要用诗性救赎,也必然是他得到救赎后的心灵归依。而且,除了《湘西土匪》和《湘西辞》这两首诗,刘年更多写湘西的诗,都是从很细微、很具体的地方、人物、事情等方面来下笔的,诚如他自己说的,诸神,在细节中。以此切入,用诗性赋予这些关于湘西的细节以直击人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总之,刘年作为追求诗性生活的行吟者,湘西这方山水和人文给了他诗性的基因,这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湘西巫师的悲怆、湘西土匪的野性、湘西山水的灵动,都像血流里的基因一样,存在于我的文字里,那里有我的魂。”

--> 2021-11-23 1 1 团结报 c80341.html 1 刘年诗歌情感里的两个湘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