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11月25日

感情破裂 男方要求返还彩礼 法官断案 依法判决退还五万

感情破裂 男方要求返还彩礼

法官断案 依法判决退还五万

本报全媒体记者 阙志明 通讯员 欧晓英

结婚要不要彩礼?要多少彩礼?是情侣能否走进婚姻殿堂的重要环节。在我州,彩礼少则3万元、5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而因彩礼产生纠纷闹上法庭更不在少数。

日前,凤凰县一彩礼纠纷案判决,男女双方同居5年后感情破裂,男子将女方一家告上法庭要求返还彩礼、财物共计24万元,法官最终依法判女方返还彩礼5万元。

▶贷款送彩礼 遭女方否认◀

此案中,原告龙某雄与被告龙某仙于2014年年底确定恋爱关系后开始同居生活。2017年10月1日双方按照习俗举办婚礼,婚礼当天,原告给付被告龙某仙彩礼15万元,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举办婚宴当天,男方用簸箕装彩礼15万元由迎亲人员送至被告家中。之后,双方同去浙江温岭打工。

男方诉称女方要求彩礼20万元,否则不让女方出嫁,他七拼八凑加上贷款才凑齐了15万元。两人办完婚礼没有登记领证。打工后,女方以要购买宅基地建房为由从原告银行卡取走4万元,同时女方提出分期购买一辆小车,由原告每月为其支付4200元购车款,共支付了12个月合计5万元。

后双方因感情出现问题,自2019年年初开始分居至今。2021年4月12日,原告龙某雄诉至凤凰县人民法院,要求被告龙某仙及其父母返还彩礼15万元及购买宅基地和车贷共计24万元。

承办法官收到案件后,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被告龙某仙及其父母不承认收到彩礼、财物等,因双方意见分歧过大,调解未果。

▶争论不休 法官公平断案◀

法院认为,此案争议焦点有三个:一是三位被告是否收到原告给付的彩礼;二是若收到,被告应否予以返还,若返还,返还多少;三是被告方应否返还购买宅基地4万元及车贷5万元。

法院认为,原告虽未提交直接证据证明其给付彩礼的事实,但结合相关银行贷款明细记录、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以及给付彩礼的方式符合本地风俗习惯等及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综合判断,凤凰法院依法认定被告已收取原告给付彩礼15万元。考虑到原告支付彩礼的数额及本地的习俗和双方同居生活时间等情況,本着公平原则,法院最后酌定由三被告返还原告彩礼5万元。而就被告方应否返还购宅基地款4万元及购车款5万元。原告提交的证据不够充分,法院对原告的该部分诉请不予支持。

综上,凤凰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龙某仙及其父母向原告龙某雄返还彩礼5万元。日前,被告龙某仙父亲向原告返还了彩礼5万元,原告出具了收条,至此该案得到圆满解决。

▶送彩礼要留证据才能要求返还礼金◀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返还彩礼?承办法官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有过较为详细的规定。有三种情形法院应当支持返还彩礼,第一种: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第二种: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第三种: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但后两种情况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什么是彩礼?彩礼范围如何界定?承办法官告诉记者,男女双方订立婚约期间所给付的财物并不全都属于彩礼范围之内,基于风俗习惯为缔结婚姻目的给付的财物应属彩礼范畴。男女双方为增进感情所为一般意义上的赠与,如赠与的衣服、化妆品、礼物等不属于返还之列。但一方以结婚为目的赠与另一方较大数额财物,分手后请求另一方返还赠与财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男女双方在筹备婚礼过程中为款待、宴请亲友所支出的费用,属于共同支出的消费性费用,接受的一方亦未实际取得,故不得要求返还。

返还彩礼,应该返还多少?承办法官认为如果双方既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又未共同生活的应该全额返还彩礼;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确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应综合考虑男女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彩礼数额、是否怀孕生子、过错责任并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因素,根据公平原则,酌定返还的数额及比例,若共同生活期间因共同生活消费支出的彩礼,如有证据证实的,则不应返还。

送彩礼怎样才能留取相关证据?承办法官提醒:不少彩礼纠纷中,收钱的一方不承认收到过彩礼,如果给付人无法提供彩礼给付依据,可能承担相应举证不能的结果。按民俗习惯,彩礼多采用现金形式,用红纸包好,由男方送到女方家中。发生纠纷后,如果女方不承认收到过金钱,男方在法律上就会很被动,很可能因此败诉。因此法官建议保存相关凭证。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会综合考虑媒人证言、银行凭证及购物票据等相关证据作出认定。同时,相关影像资料也能作为证据。

--> 2021-11-25 1 1 团结报 c80461.html 1 感情破裂 男方要求返还彩礼 法官断案 依法判决退还五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