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1年11月29日

你的样子

叶梅玉

小时候,听老师讲了太多关于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共产党员的故事,觉得共产党员就是他们的样子,心里对共产党员充满了无限崇敬。

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也是共产党员。父亲说,他的党徽是用鲜血染成的。

父亲于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第39军116师347团3营8连,参加了解放天津、解放广西和抗美援朝等战争,历经大大小小二十几场战斗,九死一生。父亲是赴朝鲜之前入的党,不到20岁。1950年,他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跨过鸭绿江,成为首批抗美援朝志愿军。在釜山战役中,父亲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胸部,离心脏仅差一公分,倒在血泊中的父亲被救护人员抬下战场,捡回一条命。1958年,父亲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19师355团修械所所长职位退下后,服从组织分配,转业到湖南省临湘县大米厂任副厂长。

那时候,我常想,党员的样子就是父亲的样子:冲锋在前,不怕流血牺牲,服从组织安排。

1991年,我大专毕业,分配到一家国企工作。而我的大学同学,靠父母走后门,拉关系,大部分分配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

接到通知那天,我闹情绪,不肯去工厂报到。我怪父亲从来就不找关系,不走后门。

父亲说,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人来做,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贵贱之分。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只要努力,就会在工作中干出出色的成绩来。

父亲还说,他转业那年,从武汉大城市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小县城的一个企业工作,二话不说,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最终,我去了国企。我看到很多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党员,他们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地工作在脏、苦、累的岗位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分厂党支部书记姚师傅是名老机修工,有三十年党龄了,一直默默地工作在生产一线。生产出故障了,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故障现场。他五十多岁了,仍和年轻人一样,手拿扳手、钳子、铁锤,肩挑手抬,挥汗如雨地抢修带病作业的机器。

我想,党员就是姚师傅的样子:工作在最艰苦的岗位,却从无怨言,从不计个人得失。

我慢慢适应了工厂的工作,以姚师傅为榜样,像父亲说的那样努力工作。工作第二年,通过竞选上岗,我全票通过,竞选为班长,负责化验、计量、配电三个岗位的工作,分管十多号员工。

在任班长期间,我处处以身作则,把班上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姚师傅特意找到我,问:“你想入党吗?想入党就写份入党申请书吧,我对你观察很久了,你在工作上认真积极,能吃得苦,又肯做,符合入党的条件。”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不敢相信姚师傅说的是真的,我总觉得自己离党员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尽管心里早就萌生了入党的念头,但不敢轻易提出来。在姚师傅的鼓励下,我忐忑不安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经过组织部门一年时间的考察,我于1998年7月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我站在鲜艳的党旗下,举起右拳宣誓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令我永世难忘。

入党后,我时时警醒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一次,一个员工她女儿生病了,半夜打电话请假。我毫无怨言,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冒着刺骨的寒风,顶替她上班。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的工作赢得了员工的好评,年底被评上了先进个人。

工作之余,我从未放弃写作这一业余爱好。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坐在电脑前,敲打出一行行文字,发表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国企改制后,我跳槽到一家行政事业单位从事文字工作,验证了父亲的话: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去年,我的孩子考上了特岗教师,分配到乡村教书,从小在城里长大、养尊处优的儿子并不乐意去乡村。于是,我把父亲当年对我说的话说给他听: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

上个月,儿子兴致勃勃地给我打电话,说他想入党,写了入党申请书,交到了学校党支部。

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我希望儿子能成长为你的样子——一名党员的样子。

--> 2021-11-29 1 1 团结报 c80698.html 1 你的样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