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国
周国平说过:“孤独是人的宿命。”人生就像长途跋涉,走着走着,能够陪伴的人则越来越少。即使人海茫茫,也大都知音难觅、孤老终生。孤独成为每个人的一门功课,必须认真阅读。
最美丽的孤独要看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绝句《江雪》寥寥几笔,简单景象,便勾勒出一幅多么生动的渔翁寒江独钓图。同时,这冰洁冷寂的画面又体现出诗人清高脱俗、凛然无畏的性格与精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精美绝伦。
最悲愤的孤独是陈子昂和辛弃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寂寞苦闷、怀才不遇、无处诉说的悲伤之感。而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更加强烈鲜明地表达一种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最快乐的孤独非李白不可。他虽然才华横溢,却得不到朝廷重用,只得在广阔自由的大自然中饮酒吟诗作乐,寻求安慰和寄托。他的《独坐敬亭山》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流露出强烈的孤独感;后两句笔锋一转“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当作对话的朋友,自我陶醉,“独坐”成趣。
最忧愁的孤独应为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篇幅很短,意蕴丰富,以独特的意象营造出凄美的意境,把旅居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写得淋漓尽致,“断肠”二字更是把那种因孤独催生的浓浓乡愁推到了极致,令人拍案叫绝。
最凄苦的孤独要数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看似整篇都在写独守空房之愁,实际上是一种亡国之痛和乱世之苦,生离死别、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交织在一起,压在一个柔弱女子身上,喘不过气来,生不如死,苦不堪言。
最潇洒的孤独当属苏东坡。“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东坡被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借月夜孤鸿托物言志,表达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纵观苏东坡一生,他屡屡被贬流放,被亲朋好友抛弃,面对巨大的孤独,他没有沉沦,而是大彻大悟,成功地实现了精神艺术上的突围,创造了诗文词书画多领域奇迹,在宋朝文人中成就最高,同时也被称为千古以来旷达豁达第一人。
最久最深的孤独在《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马孔多镇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以及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这种孤独导致人们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永远生活在虚伪盲从、愚昧落后和劫难之中,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孤独”,其实就是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进程之外百年历史的象征。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表达了深深的抗议和愤懑:“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森有句名言:“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只有读懂孤独才能认识自己、感悟人生。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哲思短文,说真正厉害的人,早把人生调成静音和飞行模式:屏蔽外界的噪音,在静谧之中和自己独处,聆听灵魂深处的声音,专注某一领域,少晒多做,持续深耕,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还举了几个例子:村上春树每天留两个小时的时间,不与人交谈,只和自己相处。达尔文每天都会在书房里待六个小时,然后独自去附近的小树林散步。荣格有一个自己专门工作的小阁楼,他每天都要去那里静坐两小时,进行深度思考和创作。
一个人在空间上孤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孤独空虚,如行尸走肉一般。在这个喧嚣、浮躁而又诱惑多变的世界,不妨推掉不必要的社交,关掉微信和抖音,独居一室,泡上一杯清茶,摊开一本名著,在阅读和静思中沉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