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国祥 图/石 流
踏进腊月,除夕就越来越近了。
每年这个时候,不是儿子带回一件万坪豆腐,女儿买来一件洗溪豆腐,就是老伴买回一件坪朗豆腐,年夜饭的餐桌上是离不开豆腐的。这些豆腐都是湘西的名优特产品,有的还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这些豆腐吃起来清香滑爽,但是总吃不出母亲制作的年豆腐的味道。
自我记事起,每年的腊月是父母最忙碌的日子:送灶王,刷扬尘,杀年猪,打糍粑,磨豆腐。杀年猪一般在腊月上中旬就完成了,有的人家甚至冬至一到就开始杀年猪了。其他几件事都是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菩萨开始,在除夕前完成。刷扬尘一般是父亲做得多。杀年猪有杀猪匠操刀。打糍粑几家合伙来完成。磨豆腐的任务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父亲和我们几姊妹只能打下手。
母亲做的豆腐在家乡远近闻名。听父亲说我家的老屋就是靠母亲起早贪黑磨豆腐卖建起来的。
做豆腐的原材料主要是黄豆、泉水、石膏。黄豆以青皮黄豆为好。那时生产队种的黄豆少,每年分到户只有几十斤,平时过节都舍不得磨豆腐,将黄豆留到过年时才做豆腐吃。
我记得每年的腊月二十七,是我家磨豆腐的日子。因为我家有腊月二十八过小年的习俗。先一天母亲安排父亲去老水井挑几担泉水回来,把水缸装满待用。母亲把平时舍不得吃的黄豆从粮仓里取出来,用筛子筛选干净,将泥沙岩子和豆叶残梗剔除,然后将黄豆装入木盆或水桶再倒入泉水,水要高出黄豆一两厘米。二十七早晨三四点钟,母亲就起床开始磨豆腐。有时父亲也起来帮忙推磨子。父亲当了十几年的生产队长,管队里的事,家务事做得少,多数时间是母亲一个人边推边喂,几十斤重的石磨她一只手推那是十分辛苦的。后来哥哥姐姐长大了,也帮着喂磨。两个人推磨和一个人推磨是有讲究的,喂磨的人要和推磨的人配合好,否则会撞到喂磨人的手。随着石磨旋转,喂进磨孔的是泡涨的黄豆和水,钻出磨槽流进木盆的是带着黄豆清香的豆浆。
那天, 公鸡的打鸣声和着厨房里咿咿呀呀的推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骨碌爬起来,穿上衣服跑进厨房。只见,母亲忙得不亦乐乎,一大盆白色生豆浆已呈现在我的面前。母亲正在清洗石磨,父亲蹲在灶门前烧火烧热水,我赶快跑到父亲旁边烤火,有时也往灶膛里添几根干柴。母亲这时就唱主角了。她将热水舀出来掺到生豆浆里,掺多少热水全凭经验。而后,把滤豆浆的摇杆固定在铁锅上面的木枋上,再将一块四方形纱布的四只角分别卡在十字架顶端的线槽中固定好,一个古老的滤豆浆的工具就做好了。母亲把兑好热水的豆浆舀到摇杆的纱布里,两只手分别握住一根摇杆的角,双手同时摇动,洁白的豆浆伴随着摇杆吱吱嘎嘎的歌唱,流向锅中。母亲双手舞动摇杆的身影,在豆浆水汽的映衬下,好似仙女下凡一样,婀娜多姿,光彩照人,在我心里她是天下最美的母亲。
豆浆滤完后,大火将其烧开,这时,将一些豆秆和着柴火一起烧,做出来的豆腐更香美。我望着灶膛里熊熊燃烧的火苗,锅中翻滚的豆浆,对“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古诗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接下来便是关键步骤了。滤好的豆浆煮熟后,父亲从灶膛里夹出烧熟的石膏,母亲将其擂成粉末,用热水化成石膏水,均匀地洒入豆浆中,边洒边搅拌,直到豆浆变成豆腐。这时,石膏多了豆腐太硬,口感差;石膏少了,豆腐产出率低,不划算。母亲做出来的豆腐一切都刚刚好,柔嫩爽滑,唇齿生香,余味绵长。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装箱。把豆腐脑装入豆腐箱,把纱布折拢来,盖上豆腐箱盖,并在箱盖上压上重物。几个小时后,一箱白花花的年豆腐就做成了。
豆腐是湘西人年夜饭常见的一种食材,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制作豆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母亲在世时,我家年夜饭的餐桌上有煎豆腐、炸豆腐等家常菜,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一道美味佳肴。我初中毕业时父亲因肝病离开了我们,家中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由于长年累月劳累,母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我高中毕业时母亲就瘫痪在床。从那以后,我家的年夜饭再也没有吃过母亲做的豆腐了。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每当除夕来临,我好想再叫一声妈妈,再吃上一餐母亲做的年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