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隆军
花垣县城边,有条白水河。传说,从前,河里有条白色的蛟龙,经常兴风作浪,致洪水频频暴发。人们无法在河上架设桥梁,两岸人民就活活被隔开,无法进行交往。为了解决隔河之苦,他们也曾不惜代价要在河上架设桥梁。但是,由于河面较宽,又没有高明岩匠,加上蛟龙作怪,多次修桥都没有成功。两岸人民走亲访友、互通有无时,只好搭临时浮桥,冒险从浮桥上通过。可是每年春夏之交涨水时,蛟龙就来推波助澜,把搭起的浮桥卷走。这样年复一年,两岸人民苦不堪言。
有一天,从镇龙山下来一个姓雷的老岩匠来到河边,看着两岸人民饱受苦难的情景,听着乡亲们对白龙危害的诉说,他愤愤不平,决心要在这里修建一座石拱桥。雷岩匠祖祖辈辈都是岩匠,吉岗坪岩坳就是他的老屋场,修建吉岗坪的镇龙山时他被选为掌坛岩匠师傅,镇龙山修好后他就住在镇龙山上。他雕龙成龙,刻虎成虎;逢山能开路,遇水能搭桥,真是艺高胆大,样样在行,人们尊称他为“雷岩王”。
两岸群众听说雷岩王要到这里修桥、镇龙,人人高兴得不得,家家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大家开山凿石,日夜苦干。三年零六个月的日夜奋战后,一座五拱青石料岩桥眼看快要合龙了。为了降服白水河的蛟龙,雷岩王在合龙处雕了一条白龙,将白龙夹在中间,以示惩处。最终,一座宽三余丈,长十余丈,高七八丈的五拱大石桥横跨两岸,竖立在白水河上了。从此以后,两岸群众走亲访友,骑马坐轿地经过稳当的石桥时,好不欢喜。
后来,本就年岁高的雷岩王,因为修桥日夜操劳,不久就离开了人世。雷岩王死后,白水河两岸人民无限悲痛。为了纪念雷岩王,在他去世三周年时,由岩王的儿子领头,两岸群众成群结队,涌上五拱桥祭奠。白龙知道后,喜欢异常,猖狂地咆哮道:“我这条困龙又要翻身了,我要报仇啦!”
忽然,乌天黑地,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只见一股白色的旋风上了天。人们说,这条白龙成精了,两岸人民又要遭灾受难了。话音未落,暴雨倾盆,巨浪腾空,洪水猛涨,漫过了五拱桥,卷走了桥上的人群,附近的田地冲垮了,房屋冲走了,庄稼淹没了……两岸群众叫苦连天,都思念着雷岩王,想着若是老岩匠在世的话,白龙绝不敢出来作乱,他们希望有一个像雷老岩匠的人来降服这条孽龙。大家把希望寄托在雷岩王儿子的身上。
雷岩王的儿子,不仅学会了父亲的一套岩匠手艺,而且还是个有名的铁匠,他打的岩钻钢火好,从不卷口,他打的刀子能削铁如泥,方圆九九八十一寨的苗族群众都请他打练武的家伙。他因一手好水性,在洪灾中幸存了下来。
一天晚上,老岩王的儿子做了个噩梦,梦见父亲在桥上和一条很大的蟒蛇搏斗,把桥搅得摇摇晃晃的。他马上去给父亲帮忙,只见父亲大声地喊道:“不要管我!快去拿剑来把它斩断!我后悔当初惩处它时,没有用铁钉把它钉住。这是条害人的孽龙,不是蟒蛇,快去拿剑来把它斩断,快去!”他急忙跑去拿剑,当他伸手拿到剑,只听“光当”一声巨响,他被惊醒了。等他清醒过来一看,才知道刚才做梦伸手拿剑时,把床边的桐油灯盏碰倒了。
这天天一亮,雷岩王的儿子又赶到拱桥一带观看,只见田地荒芜、父老乡亲怨声载道,大家跪在他的面前,求他为民除害,保住拱桥。为了使父亲在九泉之下得以安宁,他决定动手打一把宝剑,去斩杀白龙。乡亲们闻讯后,纷纷送来好钢好铁和烈炭干柴。当送钢铁的人家满一百户后,他到桥边洞庭宫里去铸剑。为了铸这把斩龙剑,他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在最后一天淬火吃水时,一股青烟过后,一把乌黑油亮的宝剑铸造出来了。随后,他又磨了三天三夜,将宝剑弄得银光闪闪,日夜发光,十里内外,夜晚走路都不用提灯照明。
端阳这一天,他拿着这把宝剑走向桥头。白龙看见这光芒四射的宝剑,不寒而栗,顿时化作一股白色旋风向天空逃窜。说时迟,那时快,他手拿宝剑,对准白龙,向天空抛去,只听雷鸣闪电,天摇地动,“刹、刹”两声后,白龙被斩成三截,从天上掉了下来,堕入河底。
白龙除掉后,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桥下的水乖乖地流着,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无限的幸福与欢乐。这座五拱石桥,人们就把它叫做“浮桥”,以示永远不会沉没。
现在,人们在浮桥头旁看到的这座庙,就是当年雷王匠儿子铸剑的地方,为了纪念雷氏父子,就把它叫做雷公庙了。人们在浮桥下看到的,没有龙头和龙尾的石龙,就是当年被雷岩王儿子斩断的白龙残躯。浮桥下正中插的一把宝剑,就是当年雷岩王儿子铸炼的斩龙剑。“浮桥下的斩龙剑”的故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