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3月03日

那碗饭香

杨胜国

夕阳快落山,牛羊正归栏,瓦屋上空升起了缕缕炊烟。

此时,只有村东头落单的一户大门紧锁、冰锅冷灶,三个男娃打着赤脚、穿着单薄的衣服,并排坐在石阶上。从模样上看,大的不过十一二岁,小的六七岁,最小的两三岁。两个大点的孩子往中间贴靠,把最小的夹在中间,给他挡风取暖。

“哥,我肚子饿了。”最小的弟弟用手摇晃着大哥的胳膊,发出轻声的哀求。一阵晚风拂过,诱人的饭菜香味扑面而来,他们的肚子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咕咕”的响声。

“等等,爹娘马上就回来!”老大搂着小弟的“马桶盖”安慰道,“爹娘去远处为生产队修水渠挣工分。这样,可以多分口粮,过年就可以吃上肉了。”

“真的吗?太好啦!”老二兴奋得手舞足蹈,嘴角禁不住流出了口水。

不知不觉,夕阳西去,星星在天空中眨起了俏皮的眼睛。要是以前,他们肯定会一颗一颗地数星星了。可现在,他们无半点兴趣,如霜打的茄子,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老大站起身,使劲去推门,想从裂开的门缝里挤进去做饭,可头被卡住了。他又架起梯子,想从窗户往里钻,无奈木条子钉得密,也没能成功。下来时,他不慎双脚踩空,摔得鼻青脸肿,把小弟吓得哇哇大哭。

“别哭,哥讨饭也要让你们呷饱!”老大爬起来,用衣袖擦掉鼻涕和眼泪,趁着月色,一瘸一拐地走向邻里人家。

“嘟—嘟—嘟”,寂静的村落想起了清脆的敲门声,引发了“旺旺旺”的狗吠,然后是“吱嘎嘎”的开门响,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出来了。

“伢崽,你有哪样急事?”她边说边热情地把男孩拉进屋。

“金家伯娘,我娘做工还没转来,我们没有——”老大哽咽着,眼泪吧嗒吧嗒掉。

“没吃饭是吗?来,刚好锅子还剩碗热饭,可菜吃光了。”金家伯娘折身准备去炒菜。见状,老大拖住她的手,迫不及待地说:“就借这碗饭,弟弟饿老火了。”

“不用还,快去,路上小心点!”金家伯娘把盛好的一碗白米饭递给了老大。老大飞快地跑了出去。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看到小弟狼吞虎咽的样子,虽然肚子叫得凶,但老大强忍着,喂着小弟,不时地提醒他别噎着。

守在旁边的二弟,则像一只饿狼,两眼放绿光,死死地盯着饭碗和小弟的嘴,只要饭团喂进嘴里嚼咽,他的喉咙也会跟着蠕动不停……

“哥,我吃不下了!”小弟不忍心吃独食,用手挡住了喂食的调匙。“我到金家伯娘屋吃过了,二弟你吃吧!”老大说完,把饭碗放到了老二手板上。

老二如获至宝,头埋进碗里,一顿猛吃急咽,弄得嘴脸沾满饭粒。“我也饱了,哥你吃完。”老二将饭碗让给了老大。

看着还冒着热气的饭团,老大想起爹娘要他照顾好弟弟的嘱咐,又去喂小弟,小弟却不肯张嘴。他又喂给二弟,二弟干脆扭头不理。

“划拳吧,赢家吃。我们石头——剪刀——布!”大哥话音刚落,三只小手齐刷刷地从背后伸出,凑到了一起。结果,还是大哥赢了。他实在没辙,假装着扒了几口后,命令道:“剩下的,我们一起消灭掉!”于是,三个人,你一口,我一口,他一口,吃得津津有味、颗粒全无,最后把碗也舔了个干干净净。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爹娘终于回来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湘西农村。那个六七岁的男孩就是如今人到中年的我。

几十年过去了,这事仍然历历在目,让我记忆犹新。那个时代,大部分家庭吃不饱、穿不暖,一般家庭多是红薯南瓜包谷饭,能够吃上一顿白米饭,是再幸福不过的了。因此,当年并不富裕的金家伯娘,从牙缝里攒出的那碗白米饭,并将它慷慨地送给了饥饿中的我们,显得多么的可贵,这份恩情我一生难忘。

如今,我时常会想起金家伯娘赠予的那碗白米饭,它香喷喷得令人回味无穷,因为那里面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济困扶危的传统美德,更有浓浓的亲情!

那碗饭香啊,滋养了我的生命和人生。

--> 2022-03-03 1 1 团结报 c85912.html 1 那碗饭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