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田 华 通讯员 刘 丹)3月4日,吉首市乾州古城歌舞欢腾,锣鼓喧天,一片欢乐,该市2022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接龙舞、调年舞培训班汇报演出在这里进行。
此次培训从3月2日开始,于3月4日结束。培训以苗族接龙舞、苗族调年舞为主,邀请了接龙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国勤与调年舞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安金作为讲师,细致分解舞蹈动作,现场示范展演。来自该市各乡镇街道文化专干、“三区”文化人才及学校舞蹈老师、文艺爱好者等近百人参加,现场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体验。
湘西苗族接龙舞于2009年2月26日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动作优美、生动别致,基本步伐多用半圆步行走,似游龙蜿蜒,线条流畅。接到龙后,舞者撑开青布伞,伞伞相接,起伏旋转,队形变化似龙腾欢跃,有如活龙驾雾之感。
苗族调年舞又称苗族跳年舞,是湘西苗族人民在调年会上表演的舞蹈形式,于2009年11月30日被列入湘西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调年舞是大型的集体歌舞,表演时把一锣一鼓放在跳年坪的中央,由德高望重的老艺人打鼓锣伴奏,众人围着鼓顺一个方向环圈起舞,边舞边唱。
吉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市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非遗进社区、 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展示展演和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