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平
最近花很长时间读了一套书,就是黄永玉先生的《走读》。品读如饮醍醐,甘之如饴。
一帆风顺是理想的人生,一路苦难是文学的沃土。这是我对《走读》最直接和切肤的感受。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体育比赛里面的Underdog。没错,直译过来就是“下狗”。其实就是一群不服输,不畏惧,勇于胜利的相对弱者。被人人津津乐道的“屌丝”逆袭,NBA中的“黑八奇迹”。
这仿佛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不管你是谁,当光环已成过去,荣誉已成历史的时候,在新的征程面前,谁都得放下过去,重新适应。
作者为什么要把这部小说叫做《走读》?
个人以为:走,行万里路也;读,读万卷书也。这句话用在张序子(黄永玉)的身上一点都不过分。那些比他老的老头儿,有的漂洋过海吃过洋墨水,有的是这个名校那个名校的毕业生。而序子只是小学比他们多读了几年,然后混迹于社会。别人读大学是真正的在校园,序子的大学却是在社会和江湖,这是一所很难毕业的大学,序子无疑是这所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我的先生说《走读》是一部带有浓郁湘西思维方式和湘西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杂糅在一起的中国现代历史“清明上河图”。完全赞同的同时,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箱“百花蜜”,远胜过高尔基的一块面包。百花之蜜采于盛开的百花丛中,集百花之精华。而《走读》集湘人粤语港风,闽地客家洋味于一炉,五味杂陈于一体,一锅乱炖,味道丰富得极为出彩。
黄永玉先生曾说自己就是一只工蜂,只知道努力采蜜,其他的让别人去说好了。这个“湘西老刁民”采起蜜来,既黏且浓,黏稠的要人命啊。
98岁的黄永玉先生出版自传体长篇小说《走读》,这生命力是何等雄犟,这创作力是何等绵长,没有一点工蜂的疯狂,还真做不到。真神人也!
正因为是“百花蜜”,普通读者品尝起来,并不容易抓住那个味。作者在行文叙事中,一下子用湘西土话,一下子用粤语,一下子用闽南语,间或夹杂着英语的谐音。还好湘西是我第二故乡,早些年我在广东也呆过好一阵,近几年一直在闽南。人生的轨迹与序子“浪荡”江湖的线路部分重合,故而读起来觉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走读》除了像一箱稠的百花蜜,还让我想起水里的鹅卵石。一块朱雀城南华山中野性十足的石头,经过温柔多情的沱江水冲刷,转辗于厦门、集美、德化、泉州等无数个驿站,风霜雪雨,斩切打磨,终成一块外柔内刚的鹅卵石,在艺术世界的舞台大放光彩。
诚然,石头其品质虽坚如磐石,却也少了一点温柔。那些沉于河底的石头,经过河水千万次的冲刷,最终功德完满,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鹅卵石”。是不是又多了一份温柔,少了一份倔强?而外柔内刚,正是中国人最欣赏的品质。
还有一种石头,就是我们所说的,厕所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这种石头真不讨人喜欢,但具有这种品质的人,虽不讨喜,但不可或缺。而张序子(黄永玉)正是这种双面性格的石头:正统模式下谁都讨厌,自由模式下人人都喜欢。
石头让我想起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是好多小男孩心目中的英雄,不单单是有本事。比他有本事的人一抓一大把。三界之中开常委会,估计也轮不到他说话。孙悟空艺成下山,后来大闹天宫,被如来施法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后来石开而出,便把天不怕地不怕的战神灵魂演绎的惊心动魄,活灵活现。
序子姓张,这是可以理解的。黄永玉先生的爱妻叫张梅溪。为了纪念无愁河的75年浪漫爱情,果断地取张姓,果然是一条多情汉子。
从朱雀城走出去的黄永玉,向世人展示了另外一幅清明上河图。人物了得,故事了得,底气十足。
作者敬畏文学,铁肩担当,目光如炬,思想敏锐,弯腰行走,粪土权贵,向生活亲近,向文学低头,写出纯粹、干净的文字。
如果脚下无泥,文字怎能接地,作者又哪来的底气?
《走读》记录了张序子(黄永玉)的苦难欢乐,深刻剖析灵魂人性。作者并不是简单的匠人,更是一位胃口好,消化力强的“杂食”生物。《走读》呈现出生动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充分体现了作者综合素质:记者的敏感、哲学家的睿智、史学家的深邃,心理学家的细致,思想家的深刻,宗教般的热爱,发自内心的灵魂召唤。
黄永玉先生世纪人生传奇,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少年行,中国行,看过世界的孩子会更强大!家乡的山,给了少年们多少坚毅抑或弘毅。而家乡的水,则给了少年们不少灵动抑或灵气。
我很乐意分享《走读》(1、2)里的一些人生哲理。有些话听上去有悖常理,却是真知灼见。
比如关于读书,黄永玉先生说,不管你站在哪个角度,都不能有奴性。又如关于事业,他本人做事就是挑个自己喜欢的做他一辈子。比如家乡,作者一辈子周游大中国,最忘记不了的还是自己的朱雀城。关于友情,从蹭饭略知一二。“要知道这是什么年月,眼睁睁让一帮豺狼虎豹硬坐下来,混饭是种什么滋味,尤其是把偶然逐渐变成经常的不幸局面。”关于格局,“一般地讲,我是记恩不记仇的。要想记仇,我活不过抗战八年。人和人其实就是这样,平等和体谅,哪里都找得到快乐和开心。”
说到沟通与交流,“话与话之间有不少生疏与隔膜,可说可不说,可听可不听。”
讲到轻重缓急,“事要一步步来,眼前像挤公共汽车,上了车,挤一挤就松了。要紧的是先上车。”
说说交友,“找朋友,不过是在沙里淘合适的沙子。”
关于珍惜时间,“要赶紧做有益的事。不能把光阴浪费在遗憾、伤心和恨的上头,不值得。”
呵呵,呵呵,有意思。
不能再啰嗦了,否则黄永玉老先生又要说,“鸟是好鸟,就是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