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祖雅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上旬,红二、六军团先遣部队进攻永顺县城,与城里的保安团发生遭遇战。控制了王家坡高地后,就获得了制高权,使得城里的守军转为被动。
永顺城时任保安团团长罗文杰,向湘西王陈渠珍告急,陈渠珍又电告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国民党部迅速调兵遣将,征调周矮子、皮培德、杨其昌等几个劲旅前来围剿红军。
得到情报的贺龙,迅速占领永顺城,解决了背腹受敌的不利因素。眼看敌方大军压阵恶战在即,作为主帅,贺龙开始全盘考虑战局。他带着警卫员在猛洞河边若无其事地垂钓,实则是在内心为战事未雨绸缪。
战争决定胜负,战火却无情。革命的红军,就要为老百姓而战,为正义而战,为民心而战。但枪炮不长眼,在家乡一带开战,贺龙觉得不能对不起家乡的父老乡亲。因此,他既要做好战役策略与谋划,又要考虑战争可能带来的一些不利。他沿着不二门的林荫小道踱步,思虑着良方。
经过洗心泉的时候,看着雕刻的龙头正吐水供人洗用,一代帅才,心中善意无限;走过天开独景的石门,一处天生的不二门,里面曲径通幽,又有佛门经教修行,这样的宝地,实在不能被战火毁掉。
面对不可预料的战况,如何保护文物,贺龙与任弼时、王震、萧克、关响应等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具体方案没有出来之前,贺龙就在不二门的温泉里洗澡,来舒缓心中的思虑。
寒流肆掠中,贺龙在暖和的水流里得到一个战术灵感:水火不容。为了不让战火进入不二门,他决定火烧小西门桥。把桥烧了,看着是一种破坏,实则敌军就不能有近道和红军作战,最终让文物遗产得到保全。据史料记载,烧掉这座桥,贺龙还给永顺商会八块银圆,做日后的修补。
同时,贺龙还将计就计,以烧桥断路,佯装逃跑造声势,以麻痹敌军,打了一个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歼灭战。贺龙此举在永顺广为流传,最后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