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3月10日

魏 源

系统记录苗疆边墙第一人(下)

凤凰廖家桥全石营。 刘德靖 摄

曾湘军

魏源的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思想从湘西大地催生

魏源的史学巨著《圣武记》的主题是如何处理好清廷与少数民族关系,如何把各民族凝聚在一起。魏源希望以君主、朝廷为中心,把各个民族凝聚在朝廷周围,提出多民族凝聚倾向的思想。魏源对史学感兴趣是从编纂《凤凰厅志》《屯防志》开始的,正是在湘西大地催生了他的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思想。

苗族是个富于反抗精神的民族,以湘西苗族最为突出。《明实录》记载的苗民起事达30余次,其中25起发生在湘西,几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明代皇帝斥为“首恶”的达10余人,如宣德朝吴毕朗、石鸡聘,嘉靖朝龙母叟、吴黑苗、龙桑科、龙西坡,崇祯朝吴老文,等等。如何让湘西长治久安,是魏源魂牵梦萦的问题。

魏源的 《湖南苗防录叙》首先追溯了苗族的源流,云“南夷之苗,自洪水窜征后阒不闻”,典出《尚书·舜典》“放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今花垣县吉卫镇古称崇山。总结追求人格上的平等是湘西苗族社会最鲜明特征:“苗则绝无统属,有贫富,无贵贱;有强弱,无贵贱;有众寡,无贵贱。”与湘西苗民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人格平等、重义轻利是湘西苗族的民族精神。

《湖南苗防录叙》认为苗、蛮是两个不同民族。在《乙丙湖贵征苗记》中介绍,土蛮是土司遗民,乾嘉苗民起义时他们没有参与,其首领张廷仲参与镇压,永顺、保靖得以平安无虞。刘君辅花园之战,土蛮三百冲锋陷阵,乾嘉苗民起义领袖之一石三保潜逃至保靖哄哄寨,就是他们将石三保生擒的。

《湖南苗防录叙》检讨了宋、明两代湘西苗疆治理的得失,宋代实行羁縻制,由土司专管苗区事务,明代筑屯堡实行高压政策,“终宋世威不振,终明世苗不服”,一个不能保证有效控制,一个压迫愈重反抗愈烈。“太上变化之,其次制驭之。”什么是最好的办法?魏源在《防苗》中总结为四条:“因其信鬼而威之,因其贪利而购之,因其仇猜而离之,因其乡导而用之”,重点是加强教化。

傅鼐为改变苗疆的文教状况做出了很大贡献,“设书院六,义学百,迩苗向学,硁求考试,遂已革面洗心”。魏源对其大加赞赏,为之撰《湖南按察使赠巡抚傅鼐传》以彰其德。不过,魏源注意到边远地区同内地毕竟有较大的差异,教化不能讲求划一,应因地制宜,不赞成在少数民族地区强行推广儒学的做法,他认为,“周孔语言文字西不逾流沙,北不暨北海,南不尽南海,广谷大川,风气异宜,天不能生一人以教之”。他强调要“因其教,不异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全文完)

--> 2022-03-10 魏 源 1 1 团结报 c86305.html 1 系统记录苗疆边墙第一人(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