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3月14日

产业振兴献余热

覃启平 向群

“离岗不离农业,退休不退服务,只要身体力行,就要为基层农技推广出点力,为乡村产业振兴献余热……”这是不久前古丈县农业农村局退休农艺师冉隆勇写下的一篇日记。

冉隆勇在基层农技推广岗位上工作了四十余载,曾在县种子公司副经理、局植保植检站站长等岗位上工作过。工作期间,他默默奉献,经常手把手,言传身教指导农民学技术。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红石林镇一位八十多岁老农民说:“像他这样不怕苦、不怕累、又勤奋踏实的确实不多,我们农民就喜欢这样的农技员”。退休后他没有淡忘农技推广事业,经常关注关心农村产业振兴,在土家苗乡大地上继续发扬专长并贡献余热。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创新,以往的农技推广方法和手段已经不适应当今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个性化需求。为此,他在退休前就建起了微信“病虫害防治”工作群,群里有县、镇农技人员、村组干部、种植类专业合作社200多人。

在群里他与大家互动交流、看图诊断、开方配药、解答难题。尤其在夏季病虫害发生主要时期手不离机,机不断电,每天要为二十多个村点开展技术咨询。前年7月底,古阳镇丫角村一农民在群里发水稻病害图片急求指点,几分钟后他在群里回话解答。“你田里发生的是水稻穗颈瘟,不是钻心虫。建议你明年购种时首选高抗稻瘟。”后来那农户说,村里发展优质米产业,他是通过一位亲戚从江西带回的优质米品种,没想到在本地栽培后感病严重还减了产。去年他在本县购种不仅高产,且没有稻瘟病。

去年六月初坪坝镇一位村干部反映,家里有两亩溶田,栽后出现严重僵苗,在群里呼叫支招。冉隆勇马上回话指导,用火土灰拌黄泥制成球肥,结合中耕浅灌,将球肥施入禾蔸中。一星期后禾苗返青转绿,白根明显增多。那位村干部说:“我曾在大小网站向专家教授咨询,都说可能是品种、气候、肥料等方面问题,一些年轻的技术员现场诊断也无计可施。多亏冉师傅在微信及时指点,一招见效。姜还是老的辣。”

去年夏初,县老科协到红石林镇铁马洲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该村是县里八月瓜种植专业村,面积达到400多亩,年产量800多吨,产值1000万元。在开展技术培训时他把农民带到瓜地里,对着藤蔓、支架作了示范性技术指导培训。冉隆勇介绍说,八月瓜为野生家种,底肥足、追肥适有利于生产出果大味甜优质瓜果。其次是按照无公害瓜果生产技术规程要求,严禁乱用滥用农药。近几年该村瓜果产销前后经当地农产品检测,均达到绿色果品标准。一位曾参加过培训的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像这种现场培训边做边看、边问边学,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如今古丈县茶叶植种达19万亩,茶叶产值12个亿,农民人均种茶1.5亩,村村寨寨,遍地茶园。由于多数茶园与森林相间虫害发生十分频繁。如何处理好生产用药与产品质量的利弊关系,这是农业植保部门面临重要而又现实的课题。为此,作为农业植保技术人员,冉隆勇查阅资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和经营理念,结合本县产地实际着力推广茶园“物理杀虫法”技术。

为了让广大茶农信得过,他首先在古阳镇一户茶农地里开展杀虫灯和粘虫板试验。试验表明每张粘虫板每天诱杀成虫120∽180只,每盏杀虫灯每晚捕杀成虫1200只以上,试验茶园全期不用农药。“物理杀虫法”大大减少了成虫数量,降低了虫源基数,节省了生产成本,几年间全县茶园大面积推广了这一技术。去年夏末秋初冉隆勇再次到坪坝镇对冲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基地调查,该社茶园面积400亩,装杀虫灯120个,茶园每亩节省农药200元,节省工钱700元,仅防病治虫一项全年节省开支20万元以上。

如今,在茶园田间地头、溪沟路边、药袋子、药瓶子不见了,生产环境卫生了。去年国庆节一位合作社茶农高兴地对他说:你指导我们在茶园里装上杀虫灯,那真是高效节本,我经过20天的调查统计,每盏灯每晚诱杀飞蛾等成虫500多只,冉老师指导的“灯光杀虫法真是好”。

--> 2022-03-14 1 1 团结报 c86649.html 1 产业振兴献余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