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3月19日

浦市的雪

雪落无声 方 荣 摄

黄海龙

浦市的雪与别处是不同的,她不是千里冰封的冷漠,而是缥缈绰约的温婉;不是冻天彻地的冷寒,而是晶莹剔透的温润;不是苍白孤苦的冷寂,而是宁静祥和的温暖。

这就是浦市的雪。浦市的雪,或许与她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俗话说:“雪落高山,霜打平原。”浦市处在湘西的浦阳平原上;或许与她的建筑结构有关,浦市有一百三十多栋“窨子屋”,著名的数吉家大院、周家大院,在中国民居建设上,有“北有乔家大院,南有吉家庄院”之说;或许与她所拥有的厚重文化有关,这里有茶馆文化、码头文化、戏曲文化,并凝聚成了浦市独有的河商文明。浦市的雪就是这样,薄饰朱粉,淡描娥眉。

在浦市,落雪是带点娇羞、带点惊喜,也带点妩媚、带点俏皮的,就像一位身着白色蝶裙的水乡新娘,裸足走过沅水荡漾的芦苇地,阡陌纵横的村之野、清幽寂静的古巷、飞檐翘角的楼宇,白墙黛瓦、青砖朱户,就走出了一个烟雨迷蒙的浦市、一个水墨山色的浦市、一个古色古香的浦市。正如沈从文先生在《泸溪·浦市·箱子岩》中所描写:“一切光景静美而略带忧郁,随意切割一段勾勒在纸上,就可成一绝好的宋人画本,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

浦市是卧在一片山的怀抱里的,背后是龙、凤、狮、象四山,都是些低缓的坡岭。在这样的季节,龙、凤、狮、象似乎刚在雪地里打了个滚儿,此刻披着薄雪,且露出一些微黄的、黛赭的山色,它们就像披上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因而,勇猛的便没有了昔日刚烈的气势,优雅的更显得娴静美丽。似乎在这片山原里,正有一位它们的主人在柔声训话,它们俯首侧耳、凝神静听。那些山线上,铺落着一层暖暖的微光,似乎昭示着下一秒钟天空就会放晴,阳光将明媚这片雪原、这片天空。

浦市的前面是一条蜿蜒绵长的沅水,这个季节沅水没有了夏日里欢快的势态,此时变得悠然缓慢,如一条黛碧的丝带飘拂在古镇素洁的衣袂边。那水似乎不冷、似乎温婉,让人不由自主地前往趋附,弯腰掬捧在手,连同掬捧在手的薄雪,你可感知浦市的温度。

浦市是一个码头古镇,江边原有许多码头,一头连着平阔的沅江,一头连着高大的城门、幽深的古巷。如今,这些码头多已坍塌,那些长廊、堆货平台已消失;遗留下来的或静卧在荒郊的野草地里,或延伸在古城垛的脚边,古老苍颜、光溜平展,都覆在一层薄薄的雪下,如镶嵌了白色的花边。眼底,一只船静静泊在时光的水域,仓顶、铁索上都覆着一层薄雪。那些船家客商,也许此时正在古巷的某家茶馆里悠然呷饮,眯眼静听一曲辰河高腔,或是姚家老祖和五斤坡的故事。

古镇的楼宇、高墙、巷弄、城垛,静静披上一层薄雪,落雪簌然飘飞,街上少见行人。悠长的巷弄,灰黑或灰白的封火墙,紧闭的院落大门,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雪下的古镇显得格外的古朴而清幽,而覆雪的红灯笼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年画。那勾勒、渲染在古镇楼宇高墙、飞檐翘角上的薄雪,犹如在那里书写了一首首清雅、婉约的宋令,有一种穿越时光的美,惊艳着世人的眼眸。浦市被装点成一座典型的江南小镇,她古老的文明和厚重的历史湮没在雪后,等待着一片片雪花来静静的阅读。

雪落无声,将山岭、田园、阡陌勾勒得如此简约、纯净,素洁、淡雅。纵横阡陌一如透明的琴弦,平展田园如新展的画板,零落水塘如青黛的佩玉,坡岭、林地、菜园,相宜点缀、相互映衬,让浦市这座古镇增添水墨色的底蕴、烟雨般的形容,更让她像江南的古镇、水村的江南,一幅古朴、清幽的水乡江南画卷。

浦市的雪,妩媚而娇俏,典雅而温暖。

--> 2022-03-19 1 1 团结报 c86848.html 1 浦市的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