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岳跃强
“开工了!开工了!”
3月22日,龙山县岩科落至八面山产业路开工了!
54岁的田茂忠舞动2把柴刀,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他来为这条路的修建披荆斩棘!
“八面山,像艘船。物产多,行路难。”田茂忠这样形容山腰里的家乡,一个典型的移民社区。他一直盼望着有条路,能走出大山。今天,梦想成真了。
这条路来之不易。
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这是团结报社人苦苦思索的问题。2021年底,团结报社负责人田应明等来到乡村振兴联系点龙山县大板社区,与居支两委共同谋划修建一条产业路。
团结就是力量!经居支两委、党员、居民代表会议,大家一致同意修建产业路!起止点,从大板社区岩科落至八面山。长度与宽度,全长约18公里,宽4.5米。钱从哪里来?社区递交了申请报告,得到了龙山县移民局的大力支持,第一期计划修建5公里,投入资金75万元,第二期根据工程需要投入资金。
修路占用土地怎么办?429个红手印就是答案。
经过居民代表集体会议表决,429户居民自愿签订了协议,并在白纸上按下了红手印。协议一共9条,包括路的规划、土地占用、青苗赔偿、不准阻工、施工毁损和补充协议等。“修建道路占用土地、荒山、林地,为居民无偿退让”“施工过程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阻工”……每一条,都串起居民们振兴乡村的信心、决心和雄心。
“这条产业路,受益居民429户1209人,可盘活闲置土地1000余亩,不光有利于发展种植养殖业,壮大集体经济,还可结合八面山发展乡村旅游。”大板社区支部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彭志军豪气满怀。
“我按下的是红色的手印,播下的是绿色的种子,收获的是金色的果实。”背对大山,面朝前方,田茂忠的眼睛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