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3月23日

花垣“非遗武术”进校园 落实双减强筋骨

相关视频请扫二维码

本报全媒体记者 石 流 田晓兰

敬礼、长拳挥动、稳扎马步……仲春时节,山花烂漫,走进花垣县麻栗场镇沙坪小学,该校学生在操场上排列整齐,有板有眼地施展“非遗武术——蚩尤苗拳”。

“马步蹲好”,教练一声令下,同学们一边抬手、踢腿,下蹲、出拳,一边“呼哈”有声,一招一式整齐划一、有板有眼,霍霍生风尽显少年们的精气神。

该校只有四个年级四个班,共133人。虽然学校较为偏远,但在双减政策之后,该校成为花垣县第一个引进“非遗武术——蚩尤苗拳”进校园的试点。

该校负责老师田爱兰介绍:“孩子们学了一年武术,不光精神头足了,体质好了,去年刚练习三个月就在彭教练的带领下参加了2021年湖南省第八届(套路、散打)武术大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还获得了湖南省武术协会颁发的‘十佳武术特色学校’牌匾。”

作为非遗文化遗产,蚩尤拳源远流长,据传诞生于公元前二十五世纪以前的蚩尤时代。经过代代传承完善,逐渐自成体系,是一种以提高搏斗技能为主旨而又能健体延寿的全能运动,是湘西苗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一招一式中凝聚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记录了苗族文化的精彩。它的拳法气势刚烈,步伐稳健,招法多变,劲力突出。

作为武术之乡,将蚩尤拳引进校园,不光能传承好、发扬好蚩尤拳,还能唤醒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锻造学生的筋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更能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花垣县芙蓉学校相关负责人黄晓云介绍:“武术进校园项目在我们学校已普及一个学期。每周抽出一堂体育课专门给孩子们学习蚩尤拳。通过一个学期的武术练习,孩子们跑一千米都不费劲了,身体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孩子们大多来自苗区,因长期说苗语,学汉语后还对自己有些不自信。武术不光增强了他们的体质,更是让孩子们增强了对苗族文化的自信。”

龙潭镇中心小学负责人王治安告诉记者:“孩子们才学习武术一个星期,整个精气神都得到了提振。武术教育和双减结合后,学生积极性高落实效果特别好。”

近两年来,花垣县城乡中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积极开展“非遗武术进校园”活动。今年56岁的彭剑刚,是湖南省武术协会副会长、湘西州武术协会主席。作为非遗武术文化进校园的倡导者,在花垣县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已为芙蓉小学、龙潭中心完小、民乐中心完小、华鑫小学等9所小学培养教练,送非遗武术进校园,该项目目前已惠及7000多名学生。武术进校园,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也让蚩尤拳真正地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目前,花垣县已着手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非遗武术进校园经验,以便“兴趣化培养,正规式训练”的非遗武术真正惠及全州学子。

--> 2022-03-23 1 1 团结报 c87113.html 1 花垣“非遗武术”进校园 落实双减强筋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