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4月18日

花垣7500亩水稻使用 “3D”打印技术育秧

相关视频请扫二维码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宜芝 李明潇 张 衡

“先操作印刷播种机,将稻种排列在一种特殊的纸张上,再挪到大棚里进行育秧,1小时就能‘打印’出80亩的稻种育秧纸。”4月14日,在湖南吉卫崇山生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花垣县吉卫镇联龙村村民麻春喜说起“水稻3D精量定位播种技术”时,很是欣喜。

经过操作培训的他对流程了然于心,“听起来复杂,操作起来却很简单,育秧、插秧省时省力!”

今年,湖南省将花垣县定位为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县,为将这一定位落实好,在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时期,花垣县首次运用“水稻3D精量定位播种技术”,为水稻育秧播种按下“快进键”。

在加工车间内,一台印刷播种机不停地运行着。金黄的稻谷在育秧纸上欢快跳跃,不一会就如印刷报纸一样,吐出一幅幅长长的“画卷”,上面印刷的不是文字,而是一粒粒排列整齐的稻谷。这就是花垣县育秧中运用的“水稻3D精量定位播种技术”。

这一技术是将水稻种子倒入精量定位印刷播种机中,在机器上铺放可降解的竹炭纤维育秧纸,再在纸上均匀涂抹食用胶,通过滚轮将印刷机输送的稻种固定在印刷纸上并卷成筒状,这样就完成了稻种“打印”。

育秧也是重要一环。在吉卫崇山生态育秧大棚内,“打印”上稻种的育秧纸被转移于此进行育秧程序。

村民们配合在铺好蛇皮袋、无纺布的地上铺上一层基质(营养土),把育秧纸平摊上去后,再加上一层基质。待施水后3至4小时,育秧纸便会分解;25至30天后,秧苗就可以机插了。

“以前育秧比较麻烦,家里4亩良田,2个劳动力需2至3天才能育完。”吉卫镇夜郎坪村村民龙老秀介绍,现在使用农业新技术育秧,秧苗育出后再进行机械化插秧,快速又便捷。

“水稻3D精量定位播种技术的投入使用,可省工省种,让苗匀苗壮,秧苗整体素质更好。”湖南吉卫崇山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麻长华说,“单从成本考虑,采用传统的育秧方式,一亩地需要300—400元成本,而现在只需70元。”

“吉卫镇12个村和一个社区都参与该项目,80人左右的劳动力在这里长期务工组成服务队,解放劳动力的同时,保证吉卫镇水稻产量。”麻长华说。

“今年,试点推广面积为7500亩,选择吉卫镇、花垣镇这两个农田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具有传统农产业优势的镇为先行试点中心。”花垣县农业机械事务中心主任谢镇刚表示,从4月11日开始试行,将在5月中旬培育出所有秧苗。

花垣县农业全程机械化率为65%,水稻机械化生产栽插是主要短板,运用水稻3D精量定位播种技术,育好秧后配以机械化插秧,不仅能保证科学化种植、提高水稻产量,还极大提升当地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

“在推广运用这一技术的同时,通过奖补政策,培养一批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由他们为村民提供水稻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谢镇刚认为,这一技术的运用,或将催生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破解农村劳动力不足困境。

--> 2022-04-18 1 1 团结报 c88549.html 1 花垣7500亩水稻使用 “3D”打印技术育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