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 刚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 谨 摄
湘西的建筑,是有态度的建筑。
凤凰的吊脚楼、乾州的马头墙、浦市的窨子屋——湘西码头城镇的建筑样式,代表了湘西海纳百川的文化心理和包容并蓄的商业姿态。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湘西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是沅水及其支流,包括酉水、峒河(武水)两大水系。
浦市坐落在沅水之滨,曾在以水路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时代,一度拥有3条商贸街、12座城门、13省会馆、20多座货运码头、45条巷弄和100多座庙宇,数百年间烟花繁盛,名列湘西四大名镇之首,是湘西地区最大的“小南京”。
凤凰和乾州都坐落在峒河的支流之上(万溶江于吉首市张排寨汇入峒河;沱江于吉首市河溪镇汇入峒河),水运通达,旧时代都是县城的格局。吉首也位于峒河岸边,也曾是湘西著名的水陆码头,它以旧中国一座镇的级别,成为新中国的湘西自治州首府,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峒河以及沿着峒河开辟的湘川公路(319国道)带来的交通便利。
王村(芙蓉镇)、保靖、里耶则位于酉水边上,而茶峒(边城镇)位于酉水支流清水江畔,都曾是舟楫发达、樯橹云集的商埠码头。
繁荣的商业,使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建筑云集于这些城镇,徽派、晋派、京派、苏派、闽派、川派六大建筑派别的风情韵味,在这些码头城镇里交相辉映——这是包容不排外的湘西。
河道商埠之外,湘西民居主要体现为聚居山顶的苗家寨子和散居平地的土家村落,其建筑的形制、布局与风格,既共同异于码头,又相互深刻区别,折射出湘西两大主体民族极其不同的文化心理。
苗族是一个对战争和迁徙非常敏感的民族,尤其是湘西的苗族,作为漫长迁徙史上“断后”的那群人,必须长期保持某种“机动”的半军事状态,并在居住形式上呈现为“聚居”和“高居”两大特色——为便于集中人手合力对抗威胁,迅速统一行动,苗族村寨几乎全部是聚居状态,还常常在寨中设置一些钟鼓楼、议事堂、晒谷坪、碾坊油坊等公共建筑,体现了团队主义精神。为了更早发现敌情,更容易选择或战或撤的方向,苗族村寨又常常选择视野开阔的山顶山背,将房屋隐藏在高崖之上茂林之中,从一般建于低矮河谷处的“官道”上,很难发现寨子的存在,确保寨民对外来军队拥有某种“先手”。
湘西的土家族民居则完全不同。土家族不聚居,单门独户散落在多耕地的盆地和近水的谷地,户与户之间相距较远,鸡犬不相闻。除了集体祭祀用的“摆手堂”之外,土家族村落中很少有公共建筑,不提供像苗寨那样以村落为单位的“公共服务”,每家每户需要自行解决。这也造成了土家宅院在建筑体量上要比苗族民居普遍宏大,院中除主体居室外,还奢侈地配有专门的畜栏、粮仓、磨房、厕所等附属建筑。究其原因,土家族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央政权羁縻政策管理之下,几乎没有外敌,所以不需要像苗族那样抱团取暖、相互支撑,可以放下心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有一种说法,在中央朝廷的布局中,土家族是以针对不服王化的苗族的“看守者”身份而存在,看守之外,亦有“缓冲”的意思。这种说法充分体现了中原王朝传承数千年的“以夷制夷”统治思想,颇有道理。总而言之,土家族村落的建筑布局,表现出充分的安全感,充满了无忧无惧的民族自信。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形态上,因受共同地理地貌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湘西苗族和土家族又有很多共同点。材质上,均以俯拾皆是的木料和石料为主,均为木石结构建筑;又因为苗族聚居的凤凰、花垣、古丈一带多产石灰质页岩(千层岩),有些苗寨的主要建筑材料就选择了易于开采的青石片作为墙体、栅垣,造成了苗区多“石头寨”“岩头寨”的“重名”现象。结构风格上,无论土家族还是苗族,最常见的是一堂屋两厢房的“品字型”居室,堂屋为正,拜敬祖先,两侧厢房铺设“地楼板”,开有“火坑”,坑上挂腊肉。
湘西民居最值得称道的建筑形式,是“吊脚楼”,土家族、苗族皆然。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大都为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上层宽大,下层依地形变化,占地并不一定呈规则形状。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由于地表潮湿,常有各种爬行毒物侵入居室,所以不作正式房间,架空的底层既可通风防潮、避暑防寒,又可保证居室生活的安全。
吊脚楼并非湘西独有,也非土家族、苗族独有,整个西南地区潮热不平之地,比如布依族、侗族聚居区,都能见到吊脚楼。吊脚楼属于半干栏式建筑,依山或靠水,因地制宜选择单吊、双吊、双层双吊、四合水等吊式,甚至平地上也可以采取平地起吊式。在湘西,当你来到依山而建的寨子或背河而建的集镇,入眼便是一排排密集的柱子,十分壮观。在我看来,吊脚楼的存在,源于湘西山区平地的稀少,源于贫瘠边地对耕地的珍爱,这是一种农耕民族血脉传承的生存观,是一种以智慧去偕同自然的生存姿态。
无论哪一种湘西民居,到今天都是妥妥的拍照视频打卡地,受到来自各地游客的喜爱。在凤凰、浦市、里耶、芙蓉镇等城镇景区,老式的建筑物被改造成民宿、展厅、博物馆;在十八洞、惹巴拉等村落景区,一些土家族民居和苗族民居也被打造成民宿等类似的旅游接待地,大受游客欢迎。
无论哪一种湘西民居,最大的共性是安静。即便在聚居型的苗寨里,也很安静。当地人仿佛悄无声息地忙碌着各自的事情,住在建筑样式别致而内饰舒适的民宿里,不受干扰地享受忘却都市忙碌的安静,陷入一个甜美美的深睡里,也是一种难得的福分。
湘西的民居建筑之美,不仅在于优美的环境、别致的风情,也在于祥和的氛围,友善的脸孔,在于天人合一的生命态度,在于浓浓如梦里故乡的人间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