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5月01日

陌上花开春泥香

在社长、总编辑田应明(左六)的带领下,文旅周刊记者采访吉首矮寨天桥仙居民宿。

张吉怀高铁开通特刊报道策划会。

主办“刘年诗歌中的湘西之美”分享活动。

记者试乘体验张吉怀高铁。

记者探秘保靖捧车河。

团结报社社长、总编辑 田应明

《文旅周刊》诞生在春天。

2021年4月18日,团结报《文旅周刊》创刊号与读者见面。彼时,正是生机勃勃、风景如画的春天,摘掉了千年贫困帽子的湘西州,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新时代。

作为湘西州主流权威媒体,团结报社处时而思、顺势而谋、应事而为,为破解“湘西旅游宣传零打碎敲、策划不足、难成体系、没有规模”困局,推出图文并茂、声频同步的《文旅周刊》,用全媒体矩阵传播文旅资讯,剖析文旅现象,展示文化风情,呈现湘西之美。

又逢春天,《文旅周刊》交出一份周岁答卷。

这一年,我们深耕细作。“视点”栏目关注《高铁时代的湘西旅游变局》《在“情怀时代”做品牌》《湘西旅游发展迎来“黄金时代”》等10余期文旅热点话题;“玩转湘西民宿”栏目体验天桥仙居、竹山乡居、202温泉度假村等近40家精品民宿;“走进美丽乡村”见证近50个村寨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美丽蝶变……

这一年,我们笃行致远。关注湘西州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红色地标 时代风景”动态记录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新动态、新做法、新成效;跟踪张吉怀高速铁路建设过程,推出《高铁时代 迎面而来》《媒体代表试乘体验张吉怀高铁》《神秘湘西 圆梦高铁》等专题和张吉怀高铁开通特刊;鼓劲文旅行业应对疫情影响,创作《风停“疫”后 看更美湘西》《我州文旅行业加速“疫”后重振》等重点报道;聚焦非遗保护传承,采编《一座城的千年转换》《一针一线皆传奇》等文化专题;紧跟时事热点,策划《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红色旅游专题献礼建党100周年;解析“‘湘西画家画湘西’美术作品展”“《凤凰样子》中的湘西样子”“探索文旅歌曲的可能性”等文旅事件、文旅产品和文旅态势……

这一年,我们不负韶华。秉承“与其呈现,不如体验”的初衷,用媒体人的自觉自醒,沉浸体验,深刻感悟,赏析湘西四季之春花灿烂、夏日盎然、秋韵悠长和冬雪浪漫,从《文旅周刊》的角度、高度、深度与温度,努力发现湘西之美、挖掘湘西之美、展示湘西之美、传播湘西之美……

陪你走过四季,《文旅周刊》再出发——

在未来更多春夏秋冬,展现湘西之美,见证湘西振兴,朝着州委、州政府制定的“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成全州首个千亿产业,把湘西州打造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目标,奉献力量,接续前行。

每一步都不白走

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浩

这一年,我用脚步丈量湘西。

《文旅周刊》的采访任务,在高山,在流水,在湘西的每一路条上。我用文字、图片、视频,记录了我的脚步,记录了我的湘西。

在这一年中,我经历了湘西州旅游历史上的大事件,首家5A级景区创建、高铁开通,再到今年旅发大会的申报,能够参与到这些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活动的组织策划中,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采访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湘西,也欣赏到不同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作了百余篇报道,虽不敢说好,但是人生的意义或许就是由这一件件有意思的事组成。

从新闻学子到新闻从业者,每周一上午的评报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情。在评报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大到观念的交锋,小到挑字眼,都会小心琢磨,一一推敲。老师们对于我的帮助与辅导,让我迅速地成长。

在文旅周刊做一个心安理得的“菜鸟”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大家都说刚哥一摸脑袋就能写出一篇大作,琪洲隔三岔五的花样创新,彭宁姐扎实的采访和文字功底,欧阳老师的视频策划,凯哥的诗人手法……“一个更比一个卷”。事实上,跟着“卷王们”,潜移默化中也能学到不少,在龙山西拉布跟着刚哥采访,被他天马行空般的思路所折服;在保靖采访保靖黄金茶之母张湘生,惊叹于彭宁姐环环相扣的提问;还有琪洲的视点和文言文写作……虽然,刚哥、琪洲的思想高度不可追,但是彭宁姐和华华的细致认真却是能够模仿。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文旅周刊伴随读者走过四季。

我相信,下一年,文旅周刊会越来越好,而我也是。

与美好同行 为理想奔跑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琪洲

《文旅周刊》的工作充实而让人难忘。来了之后会发现,在这里,记者不仅是生活的记录者,真相的揭示者,还可以成为美好的展现者。

都说,奔波在路上不应忘了沿途的风景。但对我们而言,所谓的风景才是这一路奔波的终点。回想起来,不论是八面山上的骏马,还是紫霞湖上的云烟,又或是芙蓉镇上的夜色,黄金村里的茶香……也许这世间所有的动人动心处均是我们所追寻的。我们一路探寻一路思考,想用最优美的文字、最精美的影像来将湘西的风采一一解析呈现。在路上,从未疲惫,皆因与这美好同行。

向往美好,同样也为理想奔跑。我们深知,旅游是湘西的支柱,文化是湘西的标签,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是湘西走向繁荣的出路。一年以来,一路探寻一路坚守,作为文旅记者,我们从未满足于对景区景点的简单宣传,从未满足于对于人文活动的一般性报道,而是策划在先,身体力行,反复研讨,力求精品。深知家乡之美,深感责任之重,真正为文旅事业振兴作出贡献才是我们的理想。

为理想奔跑,我们是快乐的。

越了解 越深爱

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华

越了解,越深爱。

对人如此,对湘西这片土地如此,对记者这份职业也是如此。

以前,湘西是地图上一个熟悉的点,因为家在这里,除此以外,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到想象都无从生根。

成为文旅记者的一年,从酷暑烈日到寒冬飞雪,我们追逐风景,八面山顶策马奔腾,高望界上数星星,白云山上听雨,小溪原始次生林看水,最开心的是读者的一句“你们镜头里的家乡真美,我想回家看看”。此时,跋山涉水,航拍飞机跌落、相机坠地,都已经不重要,因为湘西秘境被更多的人认识和重新认识,因为内心已经被家乡的美和分享的喜悦填满。

成为文旅记者的一年,我们在老司城灵溪河畔听老司城的兴衰,东南抗倭的壮举;在塔卧—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倾听红军故事,看老区的新变化;在古丈中寨、永顺陈家坡感受乡村旅游的蓬勃生机;也在疫情发生后,看到了旅游行业的惨淡,旅游从业人员的艰辛……

越了解这片土地的故事,越热爱这方山水的风景。随着行走,家乡的轮廓逐渐清晰,随着故事的积累,精神逐渐饱满,对这片土地的爱也越发沉重。

任何瞬间的心动都不容易,作为一名记者,我执着记录所见所闻,分享所思所想,也有幸见证了改变与发展。而这,让我无比珍视记者这份职业。

纸短情长,愿我的点滴笔墨,在你的心中埋下“湘西”的种子。

值此周岁 言实不虚

吉首大学教授 田茂军

我收藏了2021年4月18日的《团结报》。

这是一张特别的报纸。这一天,团结报旗下的《文旅周刊》悄然登场。

发刊词“与山水共同舞”是田应明社长亲自写的,简约、凝练、明确,充满鼓动的干劲和诗意的抒情。是的,“做旅游离不开宣传”,没有出彩的宣传,再优异的资源都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再好的品牌也无法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搏出应有的地位。正因为看到这一点,所以报社一帮能人顺势而谋,应时而作,精心策划的主题专刊应运而生。

一年下来,这帮人做得怎么样?那数十起精心策划的稿件和报道,那一篇篇闪耀着思想火花的文字,可以说是给政府、给社会、给读者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他们以自己踏实的作风,精心的策划,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围绕神秘湘西的总体旅游定位,发现美、挖掘美、展示美、传播美,铸湘西之美;有角度、有深度、有温度,体现了所有编辑和记者的敬业态度和工作专业高度。

我认为,若关注湘西的旅游发展,文旅周刊不可不看。作为主流和权威媒体,既直击“神州十三号返回舱着陆”这样的重大事件,还有直接对地方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报道,如“擦亮红色名片,绽放时代光彩”湘西州申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系列报道。更关注民生事项和人间烟火,用文化笔触,写出了温度和风情。如“春天里的村寨故事:茶叶已然变茶业”,记者深入茶乡,与茶农面对面,即时感、现场感十足,将茶农收获的喜悦与梦想的憧憬写得鲜活生动,成为当代茶乡发展的时代见证和记录。

现在手机自媒体发达,作为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的报道,文旅周刊,依然是了解湘西旅游和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的重要渠道。我几乎每期都要看,还应约为文旅周刊写过稿件。第一眼接触的是周刊的版面,它喜用通栏大照片和跨版全景图,特别出彩,特别吸引人,令人眼前一亮。再配上文采斐然的文字,令人手不释卷,犹有回味。

不说空话,举例说明——

石健《吕洞山寻茶记》:“寻茶之旅,必要经历采茶、制茶、品茶等若干程序,也必会包含翻山越岭、观赏景色、摆设茶席、朗诵歌唱、谈天说地、吃火炕腊肉等诸多内容。其中涉及,无一不有春天的气息、湘西的味道、茶事的意韵。”

我发现,文旅周刊,对湘西的茶偏爱有加,写了保靖黄金茶,写了古丈毛尖。茶与旅,看似不搭,实则交融,无论保靖黄金茶还是古丈毛尖,它们都是湘西的特色产品,是湘西的品牌,当然,也是神秘湘西生态文化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读《文旅周刊》 品湘西山水

花垣县第六小学教师 龙继刚

湘西那么美,总要去看看。你若读懂湘西团结报《文旅周刊》,便能饱赏湘西山水之美。

湘西的山是舞动的精灵。吕洞山绣一抹灿烂的阳光,舞动了山下的古老客家;白云山织一坡的葱郁,吐出了天然氧吧;八面山挥动了八方玲珑,搭起了顶顶彩色的帐篷。

湘西的水是歌唱的百灵。沅江、沱江、清水江,轻歌绕山来,含情脉脉;栖凤湖、紫霞湖,欢歌迎日月,意切情深;古苗河、猛洞河,情歌赶秋夏,激情似火。

湘西歌舞当笔,山水作纸,勾造出丰富多姿的风景风情。《文旅周刊》导航铺路,起舞而来,踏歌而行——

走湘西苗寨。去看山水田园石门寨,去看茶韵乡愁黄金村,去看脱贫示范十八洞。喝一碗拦门酒,品一杯黄金茶,惹一记相亲的羞涩甜蜜。

探湘西秘境。走进芙蓉镇,探望瀑布古镇的奇绝;走近矮寨坡,感受“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的风华;走进司马茶居、悠然居,寻找安放灵魂的幽幽静地。

赏湘西文化。读边城的《边城》,读里耶的秦简,读刘年诗歌里的“湘西之美”;或坐在乾州古城的“画桥”上,轻轻哼唱一支《远行帖》,放声高歌一曲《梦在湘西飞》。

揭湘西面纱。坐上张吉怀高铁,喜观高铁列车如何穿山越岭的旖旎风光,乐望奇山秀水如何演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又盼湘西机场如何乘云驾雾迎来送往……

“发现美,挖掘美,展示美,传播美,铸湘西之美。”《文旅周刊》用办报人的专业敬业、家乡人的情思情怀、宣传者的责任使命,在推“文”助“旅”的路上,与湘西山水齐歌共舞,携手成长,长成了一张绮丽绝美的湘西名片。

我就是这样爱上《文旅周刊》的。

本组照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 谨 摄

--> 2022-05-01 1 1 团结报 c89259.html 1 陌上花开春泥香 /enpproperty-->